
【法】 controller; overseer; pollwatch; superviser; watch-dog
在漢英法律詞典中,"監察人"(jiānchá rén)指依法對機構、組織或個人行為進行監督審查的獨立主體,其核心職能是确保合規性與公正性。以下是專業解析:
漢語釋義
監察人指在法人治理(如公司、非營利組織)或司法程式中,由法院或利益相關方指定的第三方監督者,負責審查財務、運營或法律合規性。
來源:《元照英美法詞典》(ISBN 9787562032463),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21年修訂版
英文對應詞
來源:Black's Law Dictionary (11th ed.), Thomson Reuters
場景 | 職責範圍 | 法律依據示例 |
---|---|---|
公司治理 | 監督董事會決策、審查關聯交易、檢查財務報告 |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151條 |
破産管理 | 核查債務人資産、監督重整計劃執行 | 《企業破産法》第73條 |
公益組織監管 | 确保捐贈資金合規使用,防止財産濫用 | 《慈善法》第52條 |
監察人多為外部臨時委派(如司法指定),而監事是公司常設内部監督機構成員。
來源:中國人大網《公司法釋義》
審計人僅核查財務數據,監察人權限涵蓋法律合規與行為監督。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企業破産案件的司法解釋》
(注:部分實體文獻無法提供鍊接,但可通過ISBN/期刊號在知網、圖書館檢索驗證)
“監察人”這一術語的含義在不同領域和語境中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相關信息的詳細解釋:
在企業管理層面,監察人通常指公司内部設立的監督機構成員,又稱“監事”。其主要職責包括:
在特定場景下,“監察人”可能指:
監察人需具備法律素養、業務能力及廉潔性,例如熟悉監察法規、掌握調查取證技能,并接受外部監督。
“監察人”的核心含義是獨立行使監督權的個體或機構成員,主要存在于公司治理體系,少數情況下延伸至金融擔保或專業事務監督。具體職責需結合所在機構的法律定位及行業特性分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