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rge pole; oar
"楫"在漢英詞典中的核心釋義為短槳(short oar),主要功能為劃水行舟。根據《漢英大辭典》(第三版)第876頁的定義,該字特指木質船槳,常見于古代舟船操控裝置。從字形結構分析,《說文解字》記載其"從木咠聲",形聲字特征印證了木質器具的本質屬性。
在航海史領域,《中國航海技術史》第三章指出,青銅器時代已出現青銅包邊的複合楫,這類改良型船具顯著提升了船隻的操控性能。文學應用方面,《漢語成語大詞典》收錄的"中流擊楫"典故,源自《晉書·祖逖傳》,生動展現該器具在古代軍事行動中的戰略價值。
現代語境中,該字多保留于"舟楫"等複合詞,如《現代漢語規範詞典》标注其書面語屬性,常用來指代水上交通工具整體。考古實物佐證可見于湖北省博物館展出的戰國時期漆木楫,其T型握柄設計體現了早期流體力學應用。
“楫”是一個漢語漢字,讀音為jí,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解析:
劃船用具
指船槳,通常為短槳(長槳稱“棹”)。例如“舟楫”“中流擊楫”等,均指用槳劃船的動作或工具。
古同“輯”
在古籍中,“楫”可通“輯”,表示聚集之意,但此用法現已較少見。
象征意義
“楫”在古代航海和文學中具有重要地位,如成語“中流擊楫”比喻奮發圖強的決心。
組詞示例
《說文解字》釋為“舟擢(槳)也”,段玉裁注進一步說明其形聲結構及短槳特性。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