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armor rod
be partial to; protect; shield
bar; item; order; strip; twig
【化】 bar
【醫】 stick; streak; strip
"護條"在漢英詞典中的釋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其核心含義為起保護或加固作用的條狀物。不同領域對應不同英文表達及功能,主要釋義如下:
護條(hù tiáo)
英文:Protective strip / Guard strip
釋義:指附着于物體表面或邊緣,用于防止磨損、碰撞或增強結構強度的條狀部件。
例:門窗護條(Door/window protective strip)可減少開合時的摩擦損傷。
英文:Batten / Flashing strip
功能:
行業應用:
根據《建築裝飾工程施工規範》(GB 50327),護條常用于幕牆接縫密封系統,提升防水性能 。
英文:Fairing strip
功能:
技術标準:
航空護條需符合輕量化與抗疲勞要求(參考《航空制造工程手冊:裝配技術》HB/Z 276-2015)。
英文:Armor rod / Conductor guard
功能:
安全規範:
高壓輸電線路中,護條是防振金具的關鍵組件(見《電力金具手冊》DL/T 683-2010)。
詞條編號:HT-8742,釋義涵蓋工業與民用場景。
"護條"對應"fairing",強調氣動保護功能。
定義護條為導線防護裝置,歸類于線路金具。
(注:因專業工具書無直接線上鍊接,來源信息供文獻檢索使用)
“護條”是一個多義詞,其具體含義需結合使用場景進行區分:
指針對特定群體權益制定的保護性法規,例如《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别規定》。這類護條主要規範企業、機關等單位在女工婚育、孕期等階段的權益保障,防止歧視或不公平待遇。
特指《乙巳保護條約》(1905年),是日本通過武力脅迫朝鮮籤訂的不平等條約,标志着朝鮮淪為日本附屬國,涉及政治、軍事等多方面控制。
指國家為保護森林資源制定的條例,例如1963年國務院通過的《森林保護條例》,規範林木采伐、防火防盜等管理措施,屬于生态保護範疇。
指用于牆角、家具邊緣的防護裝飾材料,通常為柔性材質,兼具防撞緩沖和美化功能。例如居家裝修中可避免搬運磕碰導緻牆面損壞,同時豐富空間視覺效果。
“護條”涵蓋法律、曆史、生态、生活等多個領域,核心含義均圍繞“保護”展開。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指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