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activation energy; activity energy
活化能(Activation Energy)是化學動力學中的核心概念,指化學反應發生所需的最小能量阈值。其英文對應詞為 "activation energy",國際音标标注為 /ˌæk.tɪˈveɪ.ʃən ˈen.ɚ.dʒi/,常縮寫為 ( E_a )。根據阿倫尼烏斯方程(Arrhenius equation): $$ k = A cdot e^{-E_a/(RT)} $$ 其中 ( k ) 為反應速率常數,( R ) 是氣體常數,( T ) 為熱力學溫度,( A ) 為指前因子。
在物理化學領域,活化能通過過渡态理論進一步解釋:反應物分子必須克服能量勢壘,形成高能态的活化絡合物後才能轉化為産物。例如,氫氣和氧氣在室溫下不反應,但點燃後因能量輸入達到活化能要求,迅速生成水。該參數在工業催化、酶反應機理研究中具有重要應用,催化劑的作用本質是降低反應的活化能路徑。
權威定義參考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術語數據庫(https://goldbook.iupac.org/terms/view/A00102)及《物理化學》第11版(Atkins, 2023)。實驗測定方法包含溫度依賴法(通過阿倫尼烏斯圖斜率計算)和分子碰撞理論模拟。
活化能(Activation Energy)是化學動力學中的一個核心概念,指反應物分子從初始狀态轉變為産物所需克服的最低能量壁壘。以下是詳細解釋:
活化能(通常用符號 ( E_a ) 表示)是反應物分子必須吸收的最小能量,才能發生有效碰撞并生成産物。這一概念最早由瑞典化學家阿倫尼烏斯在1889年提出,用于解釋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反應速率常數 ( k ) 與活化能的關系為: $$ k = A cdot e^{-frac{E_a}{RT}} $$ 其中:
若需更深入的公式推導或實驗測定方法,建議參考物理化學教材或相關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