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mixed government
mix; admix; blend; compound; incorporate; interfusion; meld
【計】 mixing
【化】 admixture; mixing
【醫】 admixture; incorporate; incorporation; M. et sig.; misce; mix; mixing
permixion
polity; regime; system of goverment
【經】 government
混合政體(Mixed Government)是政治學術語,指融合不同權力分配原則的複合型政治體制,其核心特征在于通過制度設計平衡君主制、貴族制與民主制三種傳統政體形式的優勢。該概念起源于古希臘政治哲學,亞裡士多德在《政治學》中首次系統論述了将不同階層的利益訴求融入單一政體的構想,認為這種結構能防止權力過度集中并保持社會穩定(來源: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現代政治實踐中,混合政體常表現為憲政框架下的分權制衡體系。例如英國君主立憲制結合了世襲君主(象征性權力)、上議院(傳統貴族代表)和下議院(民選機構)的三元結構,符合波利比阿提出的"制衡理論"(來源: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在漢英詞典中,該術語對應譯法包括"mixed constitution"和"blended polity",強調不同權力主體在法律層面的制度化共存。
當代政治學家如羅伯特·達爾指出,混合政體通過"多重少數派治理"機制,既能保障決策效率又可避免多數人暴政(來源:Journal of Democracy)。新加坡的議會制模式即為典型案例,其政府架構既保留代議民主特征,又通過非選區議員等機制融合專家治理要素(來源: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Press)。
混合政體是一種結合多種傳統政體要素的政治制度,旨在通過權力制衡和階層融合實現穩定與公正。以下是其核心要點:
混合政體指将民主(democracy)、寡頭(oligarchy)和君主制(monarchy)等不同政體形式相結合的制度,通常由憲法規定不同情境下適用的治理方式。其核心在于融合不同階層的利益訴求,如自由出身、財富、才德等要素的平衡。
古希臘哲學基礎
波利比烏斯的政體循環論
主張混合政體可打破“君主→暴君→貴族→寡頭→平民→暴民”的循環,通過分權實現君主、貴族與民主力量的制衡,成為近代分權思想的源頭。
古羅馬共和國
通過執政官(君主勢力)、元老院(貴族勢力)、平民會議(民主勢力)的三權分立形成動态平衡,被認為是混合政體的實踐典範。
近現代發展
孫中山提出結合西方分權思想與中國傳統,強調“賢治”與人民權力的平衡,形成三階段過渡性混合政體理論。
混合政體通過整合多元治理模式,試圖克服單一政體的缺陷。其理念對現代分權制度、代議制民主等具有深遠影響,尤其在平衡效率與公平、穩定與變革方面提供了曆史借鑒。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