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Bunsen-Roscoe law
the root of a plant; this
【機】 aetioporphyrin
catch birds with a net; collect; display; net; sift; silk
【經】 gross
twin; two
【計】 binary-coded decimal; binary-coded decimal character code
binary-to-decimal conversion; binary-to-hexadecimal conversion
【醫】 bi-; bis-; di-; duo-
family name; surname
law
【化】 law
【醫】 law
本-羅二氏定律(Benford's Law),又稱首位數定律,是描述自然生成數據集中首位數字分布概率的統計學現象。該定律由美國物理學家弗蘭克·本福特(Frank Benford)于1938年系統提出,但其數學原理可追溯至1881年加拿大天文學家西蒙·紐康(Simon Newcomb)的研究。
核心定義與公式
該定律指出,在未經人為幹預的真實數據集中,數字1到9作為首位數出現的概率遵循對數分布規律,具體公式為:
$$
P(d) = log_{10}left(1 + frac{1}{d}right)
$$
其中$d$為1-9的整數,概率$P(d)$隨$d$增大而遞減。例如數字1作為首位數的概率約為30.1%,數字9僅約4.6%[來源:Journal of Accountancy, 1999]。
應用領域
學術争議與驗證
部分學者指出該定律對人工合成數據集(如電話號碼)不適用,需結合其他統計方法綜合判斷[來源:Harvard Data Science Review, 2020]。
“本-羅二氏定律”(Bunsen-Roscoe Law)是光化學領域的一個經典定律,主要描述了光強與曝光時間對光化學反應影響的互易關系。以下是詳細解釋:
核心内容
該定律認為,在一定的阈值範圍内,光化學反應的總效果取決于光照強度(I)與曝光時間(t)的乘積,即效果 ∝ I × t。當總能量(I·t)相同時,即使單獨改變光強或時間,光化學反應的效果仍保持一緻。
公式表達
定律的數學形式可表示為:
$$
I cdot t = text{常數}
$$
這意味着在光強較高時,隻需較短的曝光時間即可達到相同效果,反之亦然。
應用場景
這一原理最初用于光化學反應研究,後來也擴展至生理學領域。例如,人眼對光刺激的感知(如視覺暫留現象)符合該定律的互易關系。
限制條件
定律僅在特定條件下成立:當光強過低或曝光時間極短(超出人眼或設備的感知阈值)時,互易關系會失效。
由于現有搜索結果提供的信息有限,建議進一步查閱光學或光化學專業文獻以獲取更詳細的技術參數和實驗案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