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黃連英文解釋翻譯、胡黃連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picrorhiza
【醫】 Picrorrhiza kurroa Royle; radices picrorrhizae; rhizoma picrorrhiza
分詞翻譯:
胡的英語翻譯:
carelessly; recklessly
黃連的英語翻譯:
【化】 Chinese goldthread
【醫】 canker-root; coptis; Coptis chinensis Franch.; goldthread
rhizoma coptidis
專業解析
胡黃連(英文:Figwortflower Picrorhiza Rhizome)是玄參科植物胡黃連(學名:Picrorhiza scrophulariiflora Pennell)的幹燥根莖,為傳統中藥材。其名稱由“胡”(指西域)和“黃連”(因功效類似黃連得名)組合而成,最早記載于唐代《新修本草》。
核心釋義與特性
- 藥用部位:根莖呈圓柱形,表面灰棕至暗棕色,斷面灰黑色,味極苦。
- 性味歸經:性寒,味苦;歸肝、胃、大腸經。
- 功效與應用:
- 清熱燥濕:主治濕熱瀉痢、黃疸
- 退虛熱:用于骨蒸潮熱、小兒疳熱
- 外用消瘡:治療痔瘡腫痛、目赤腫痛
現代研究支持
現代藥理學表明,其活性成分胡黃連苷(Picroside)具有抗炎、保肝及調節免疫作用,臨床用于治療慢性肝炎和潰瘍性結腸炎。
漢英對照術語
- 炮制方法:淨制(Cleaning)、切厚片(Slicing)
- 貯藏要求:置陰涼幹燥處(Store in cool and dry place)
- 禁忌:脾胃虛寒者慎用(Contraindicated in spleen-stomach deficiency cold)
以上内容綜合自國家藥典委員會及權威中醫藥典籍,确保學術準确性與臨床應用參考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
胡黃連是一種傳統中藥材,以下從多個方面詳細解釋其相關信息:
一、基本屬性
- 來源與性狀:胡黃連為玄參科植物胡黃連或西藏胡黃連的幹燥根莖,呈圓柱形,表面灰棕色,斷面有類白色維管束環,味極苦。
- 性味歸經:性寒,味苦,歸肝、胃、大腸經。
二、主要功效與臨床應用
- 退虛熱,除骨蒸
用于陰虛内熱、骨蒸潮熱、盜汗等,常配伍鼈甲、地骨皮等,如《證治準繩》清骨散。
- 清疳熱
主治小兒疳積(症見腹大消瘦、低熱、食欲不振),多與焦三仙、使君子、白術等同用。
- 清濕熱
適用于濕熱瀉痢、黃疸、痔瘡腫痛,功效類似黃連但稍弱。
三、用法與注意事項
- 用法用量:内服煎湯3-6g(約0.5-1.5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或點眼。
- 禁忌:脾胃虛寒者慎用,可能加重腹瀉。
四、與黃連的區别
兩者均清熱燥濕,但胡黃連長于退虛熱、除疳熱,而黃連更擅清心火、瀉胃火,為解毒要藥。
五、現代研究
研究發現其提取物具有利膽保肝、抗炎、調節免疫等作用,對膽汁分泌和肝損傷有改善效果。
以上信息綜合了植物來源、傳統應用及現代研究,需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