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回避送達英文解釋翻譯、回避送達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法】 avoiding service

分詞翻譯:

回避的英語翻譯:

avoid; evade; parry; obviate; runaround; shy away; sidestep; slide over
【經】 avoidance

送達的英語翻譯:

service

專業解析

在漢英法律詞典語境中,"回避送達"指當事人故意躲避接收司法文書的行為,對應英文術語為"evasion of service"或"avoidance of service"。該行為常見于民事訴訟程式中,具體表現為:通過隱藏行蹤、拒收郵件、謊報身份等方式,阻礙法院完成法定送達程式。

根據中國《民事訴訟法》第八十八條,送達應以直接交送受送達人為原則。若當事人故意回避正當送達,法院可采取留置送達或公告送達等替代方式完成程式。此概念在英美法系中稱為"dodge service",依據《美國聯邦民事訴訟規則》Rule 4(e),當被告刻意逃避送達時,法院可授權替代送達方式。

權威法律詞典《元照英美法詞典》将"service of process"定義為法院向被告正式通知訴訟行為的程式,而"evasion of service"則特指被告規避該程式實施的行為。比較法視角下,中國法律體系中的送達規則更強調基層組織協助,而普通法系更注重送達程式的嚴格性。

注:引用來源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發布的《民事訴訟送達程式解析》及Westlaw法律數據庫收錄的《美國民事訴訟規則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

“回避送達”是民事訴訟中的特定法律術語,指當事人故意躲避、拒絕接收法院的法律文書或逃避提供有效送達地址的行為。其核心含義和法律後果如下:

一、法律定義與表現形式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相關規定(),以下情形可認定為“回避送達”:

  1. 故意躲避:拒接電話、避而不見送達人員、搬離原住所等;
  2. 拒絕确認地址:不提供或明确表示不願提供有效送達地址;
  3. 程式濫用:在管轄權異議等書面材料中未提供地址,卻以此拖延訴訟。

二、法律後果

  1. 喪失再審權利:若當事人故意不參加前序審判程式,事後以新證據申請再審,法院将認定其濫用訴權,不予支持();
  2. 視為有效送達:法院可通過公告、系統記錄等方式完成送達,程式合法有效;
  3. 程式責任承擔:可能導緻缺席判決,且需自行承擔不利後果()。

三、制度目的

該規定旨在防止當事人通過消極行為拖延訴訟進程,保障司法效率,維護誠信訴訟原則。法律要求當事人積極履行配合義務,不得以逃避方式妨礙審判程式正常推進。

(注:相關法律依據詳見《民事訴訟法》第207條及最高法《關于民事送達工作的若幹意見》第8條)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