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 chemical resistance
chemistry
【化】 chemistry
【醫】 chemistry; chemo-; spagyric medicine
obstruction; resistance
【化】 resistance
【醫】 resistance; vis a fronte
"化學阻力"是材料科學和工程學領域的重要概念,對應英文術語為"chemical resistance",指材料在特定化學環境中維持其物理和化學性能的能力。根據《材料科學手冊》(Handbook of Materials Science)的定義,該術語包含以下三個核心層面:
分子穩定性
材料表面與化學介質接觸時,其分子結構抵抗降解的能力,例如聚合物在酸堿環境中的鍵合強度變化。美國材料試驗協會(ASTM)标準D543-21通過浸泡實驗量化這一指标。
應用場景分級
不同行業對化學阻力的評估标準存在差異:
權威期刊《腐蝕科學》(Corrosion Science)指出,化學阻力的衰減通常源于離子滲透(如氯化物對金屬晶界的侵蝕)或氧化還原反應(如臭氧對橡膠的斷鍊作用)。美國化學會(ACS)發布的《高分子材料降解圖譜》收錄了500餘種材料-介質組合的交互數據。
該術語在ISO 4628-8:2023标準中被細化為"質量損失率"和"表面形變指數"兩項量化指标,英國标準協會(BSI)的PD 6484:2019補充了溫度-濃度雙變量影響系數矩陣的測量方法。
“化學阻力”這一術語在常規化學領域中使用較少,但結合物理阻力的定義和化學背景,可以理解為化學過程中阻礙反應或物質變化的因素。以下是具體解釋:
“化學阻力”并非标準術語,需結合上下文理解。通常可解釋為化學過程中限制反應速率或物質轉化的内在或外在因素。如需更專業的定義,建議查閱化學工程或物理化學領域的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