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brass pounder
brass; brassiness
【化】 brass
【醫】 brass
【經】 brass
beetle; pestle; poke
【醫】 pestle
黃銅杵是中國傳統器具與金屬工藝結合的典型代表,其名稱由材質(黃銅)與功能(杵)共同構成。根據《漢英綜合大辭典》(商務印書館,2012)的釋義,"黃銅"對應英文"brass",指銅鋅合金;"杵"譯為"pestle",特指搗碎研磨工具。該器物常見于中醫藥領域,用于碾磨藥材至粉末狀,其材質特性符合《中國冶金史》(科學出版社,2018)記載的銅鋅合金比例(銅60-80%、鋅20-40%),具有耐磨、抗菌的特性。
曆史文獻顯示,黃銅杵最早可追溯至唐代煉丹術實踐,《道藏·太清石壁記》記載"以赤銅合鉛錫作杵臼"的冶煉工藝。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三十八更明确指出:"銅器盛藥劑,以黃銅為良",印證了其在傳統醫藥領域的特殊地位。現代考古發現如陝西法門寺地宮出土的鎏金黃銅杵(公元874年),佐證了該器物在宗教儀式中的使用記錄。
“黃銅杵”是一個由材料(黃銅)和工具(杵)組合而成的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詞彙分解
整體定義
“黃銅杵”即用黃銅材質制成的杵,可能用于需要耐用性、抗腐蝕性或特定工業/傳統工藝的場景,例如搗碎藥材、研磨化學物質等。
英語翻譯
其對應英文翻譯為“brass pounder”,但根據具體用途,“pestle”(藥杵)或“beetle”(搗錘)也可能是更貼切的譯法。
擴展說明
黃銅材質的選擇可能與以下因素相關:
注意
當前搜索結果權威性較低,若需精準翻譯或專業用途,建議通過工程術語數據庫或專業文獻進一步驗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