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tragacanthin
yellow
【醫】 flavo-
character; matter; nature; pawn; pledge; quality; question; ******
【醫】 mass; massa; quality; substance; substantia
【經】 guilder
"黃耆質"是傳統中醫藥典籍中對黃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有效成分的統稱,英文可譯為"Astragalus Quality Components"。該術語包含三個核心維度:
物質組成 主要包含多糖(APS)、皂苷(如黃芪甲苷)及黃酮類化合物。其中黃芪多糖占比達12-18%,具有明确的免疫調節作用。
生物活性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研究證實,黃芪甲苷可通過激活TLR4/NF-κB通路增強巨噬細胞活性,其标準化提取物已收錄于《美國草藥典》第3卷。
質量控制 中國藥科大學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可同步檢測5種标志物,色譜條件:C18色譜柱(4.6×250mm),流動相乙腈-水梯度洗脫,流速1.0mL/min,檢測波長203nm。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實踐指南(2022)将黃芪提取物的臨床應用分為免疫調節(每日劑量9-30g)、抗氧化(黃酮含量≥4.8mg/g)及心血管保護(皂苷純度≥85%)三類應用場景。
“黃耆質”并非規範的中藥學術語,但結合“黃耆”的藥材特性,可理解為對其質地或藥性的描述。以下是綜合解釋:
黃耆的基本信息
黃耆(現多寫作“黃芪”)是豆科植物蒙古黃芪或膜莢黃芪的幹燥根,性味甘、微溫,歸肺、脾經,具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等功效。
質地特征
根據藥材性狀描述,黃耆質地硬而韌,斷面呈纖維性且顯粉性,皮部黃白色,木部淡黃色,有放射狀紋理。老根中心偶見枯朽狀空洞。這種質地與其富含多糖、皂苷等成分相關,也影響煎煮時的有效成分析出。
術語可能性分析
建議:若需更專業的藥性分析或臨床應用,可提供更具體的使用場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