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d flag
紅旗(hóngqí)是漢語中具有多重文化内涵和政治象征意義的核心詞彙。根據權威漢英詞典及語言學資料分析,其定義可分為以下三個維度:
1. 物質實體與政治象征
字面指代紅色布質旗幟,英譯"red flag"。在近現代中國語境中特指中國共産黨領導革命的标志性符號,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Five-star Red Flag)。牛津大學出版社《漢英大詞典》指出該詞自1927年南昌起義後成為無産階級專政的具象化表達。
2. 意識形态延伸
《新世紀漢英大詞典》強調其隱喻"社會主義制度"的功能,常見于"高舉紅旗"等政治表述,對應英文慣用譯法"keep the red flag flying"。該象征體系可追溯至1871年巴黎公社運動,經共産國際傳播形成全球左翼運動的通用标識。
3. 現代語義擴展
當代用法衍生出雙重含義:
• 積極層面指先進典型(如"紅旗單位"譯作model unit),源自1958年大躍進期間開展的紅旗評比運動;
• 警示功能體現為"亮紅旗"(raise a red flag),國際海事信號系統中紅色旗幟代表D字碼,示意船舶處于失控狀态。
此詞義演變軌迹折射出中國社會百年變革,其英譯處理需嚴格區分具體語境。美國漢學家裴宜理在《安源:發掘中國革命之傳統》中論證,紅旗意象成功實現了傳統民間文化符號向現代政治圖騰的轉化。
“紅旗”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豐富的内涵,以下是詳細解釋:
字面含義
指紅色的旗子,古代常用于軍旗或儀仗隊。例如唐代王昌齡詩句“紅旗半捲出轅門”中的戰場景象。
象征意義
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五星紅旗誕生于1949年,由曾聯松設計。紅色象征革命,五顆星代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人民大團結。它不僅是國家主權的标志,更承載着中華民族獨立自主、奮發圖強的精神内核。
汽車工業代表
中國一汽集團旗下的高端品牌,誕生于1958年,曾是國家領導人專屬座駕(如CA72車型)。其車标融入天安門、宮燈等中國元素,被譽為“中國汽車工業長子”。
理論刊物
1958年創刊的《紅旗》雜志是中共中央理論刊物,刊名由毛澤東親筆題寫,曾與《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并稱“兩報一刊”,1988年更名為《求是》。
以上内容綜合了曆史、文化、工業等多維度釋義,若需深入了解某一方面,可查閱對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