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macroscopic examination
宏觀檢驗(Macroscopic Examination)指在不借助顯微鏡等放大設備的情況下,通過肉眼或低倍放大鏡(通常低于10倍)對材料或構件表面及斷口進行觀察和分析的檢測方法。其核心目的是評估材料的整體均勻性、缺陷分布、加工質量或失效模式,屬于無損檢測的初級手段。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詳解其内涵與應用:
中文釋義
“宏觀”強調觀察尺度為肉眼可見範圍(>0.1mm),區别于微觀;“檢驗”指通過視覺、觸覺等手段檢查材料表觀特征,如裂紋、氣孔、夾雜物、腐蝕痕迹等。
英文對應術語
Macroscopic Examination(ASTM E3标準)或Visual Inspection(ASME BPVC标準),部分語境也稱Low Magnification Inspection。
工業制造質檢
用于鑄鍛件表面缺陷篩查(如縮孔、冷隔)、焊接接頭成形檢查(未焊透、咬邊)及熱處理變形評估。
來源: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材料檢測術語手冊》 (https://www.cmes.org/standard/terms)
失效分析初判
通過斷口形貌(如韌窩、解理面)快速判斷斷裂性質(韌性/脆性斷裂),指導後續微觀分析方向。
來源:ASTM E1823《失效分析标準指南》 (https://www.astm.org/e1823-21.html)
材料科學研究
評估多相合金的宏觀偏析、帶狀組織分布或複合材料界面結合狀态。
方法 | 技術要點 | 適用場景 |
---|---|---|
目視檢驗 | 直接觀察表面光潔度、色差、污染 | 闆材塗層質量驗收 |
滲透檢測 | 使用着色劑/熒光劑增強表面缺陷可見度 | 非多孔材料裂紋檢測 |
宏觀腐蝕 | 酸蝕試樣揭示偏析、流線、晶粒宏觀分布 | 鋼錠凝固組織分析 |
斷口分析 | 直接觀察斷裂源及擴展路徑 | 機械零件失效溯源 |
參數 | 宏觀檢驗 | 微觀檢驗 |
---|---|---|
放大倍數 | ≤10倍 | ≥50倍(光學/電子顯微鏡) |
分辨率 | >0.1mm | 可達納米級 |
分析目标 | 整體缺陷分布、宏觀組織 | 相結構、晶界、微區成分 |
設備需求 | 簡易(目視/放大鏡) | 複雜(金相制樣+顯微鏡) |
“宏觀檢驗是通過直接目視或輔助光學手段,評估材料或構件宏觀特征的方法,重點關注幾何不連續性及表觀異常。”
——中科院金屬研究所《材料表征基礎》 (http://www.imr.cas.cn/kcbj/characterization/)
宏觀檢驗是一種用于檢測材料或零件宏觀組織及缺陷的分析方法,主要通過肉眼或低倍放大鏡(通常不超過10倍)觀察金屬、焊接件等材料的表面或斷面。以下是詳細解析:
宏觀檢驗又稱低倍檢驗或宏觀分析,其核心在于通過物理或化學手段顯現材料内部缺陷,主要檢測對象包括:
主要包含四類技術:
宏觀檢驗側重整體缺陷識别,而微觀檢驗需借助顯微鏡(如金相分析)觀察微觀組織結構,兩者互為補充。
不同行業對放大倍數要求存在差異,例如焊接檢驗可能放寬至20倍,但核心原理一緻。若需具體檢測标準,建議參考GB/T 226等國家規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