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nuclear mass
karyoplasm
【化】 nuclein
【醫】 caryoplasm; karyoplasm; nuclein; nucleoplasm
capacity; estimate; measure; mete; quantity; quantum
【醫】 amount; dose; dosis; measure; quanta; quantity; quantum
【經】 volume
在漢英詞典視角下,“核質量”指原子核的總質量,對應的英文術語為Nuclear Mass。其詳細解釋如下:
中文釋義
“核質量”指特定原子核所含質子與中子的靜止質量總和。該值通常小于單個核子(質子、中子)自由狀态時的質量之和,其差值稱為質量虧損(Mass Defect),源于核子結合時釋放的結合能(依據質能方程 $E=mc$ 轉換)。
來源:《牛津英漢雙解詞典》(第10版)核物理術語條目
英文對應術語
來源:中國核學會《核科學技術名詞》
質量虧損與結合能
核質量直接關聯原子核穩定性,其計算遵循:
$$ Delta m = sum m{text{核子}} - m{text{核}} $$
結合能 $B$ 滿足:
$$ B = Delta m cdot c $$
來源:國際純粹與應用物理學聯合會(IUPAP)《粒子與核物理術語指南》
來源: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原子質量數據表》
關于“核質量”的解釋,結合物理學和化學領域的通用定義,主要包含以下要點:
基本定義
核質量指原子核中所有質子和中子的總質量。在原子核中,質子與中子通過強相互作用結合,其質量通常以原子質量單位(u)或千克(kg)表示。
質量虧損與結合能
由于愛因斯坦質能方程($E=mc$),核質量會略小于單個質子和中子質量之和,這一差值稱為質量虧損。虧損的質量轉化為原子核的結合能,是核能釋放的基礎。例如,鈾-235裂變時,質量虧損對應的能量即為核電站的能量來源。
核質量與原子質量的區别
核質量僅包含原子核的質子和中子質量,而原子質量還包括電子質量及結合能修正。兩者關系可通過公式表達:
$$
text{原子質量} = text{核質量} + Z m_e - frac{B}{c}
$$
其中,$Z$為原子序數,$m_e$為電子質量,$B$為電子結合能。
實際應用
若需更詳細的數據(如具體同位素的核質量數值),建議參考權威物理化學手冊或數據庫(如NIST原子光譜數據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