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河豚英文解釋翻譯、河豚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balloonfish; globefish; rabbitfish; swellfish

相關詞條:

1.globefish  2.pufferfish  3.blowfish  4.dolphin  

分詞翻譯:

河的英語翻譯:

river
【醫】 rivus

豚的英語翻譯:

pig

專業解析

河豚(pinyin: hétún)是漢語中特指一類具有膨脹防禦機制的有毒海洋魚類,英文對應詞為"pufferfish"或"blowfish"。該名詞在生物學和飲食文化中具有多重含義:

  1. 生物學定義

    屬鲀科(Tetraodontidae)魚類,主要分布于溫帶及熱帶海域。其顯著特征為遇險時可吸入水或空氣使身體膨脹成球狀,表皮帶有細小棘刺。成年個體體長通常為20-90厘米,肝髒、卵巢等器官含劇毒河豚毒素(tetrodotoxin)。

  2. 飲食文化指稱

    在中國及日本料理中特指經專業處理的河豚刺身(fugu sashimi),需持證廚師去除有毒部位後方可食用。《本草綱目》記載其"味美而有毒",現代營養學檢測顯示其蛋白質含量達16-20g/100g,脂肪含量低于2%。

  3. 詞源演變

    "河豚"一詞最早見于北宋《開寶本草》,因該魚受刺激時發出類似豬叫的咕噜聲(古稱"豚"即豬),現代日語仍保留"ふぐ"(fugu)的拟聲命名。

  4. 醫學應用

    河豚毒素作為鈉離子通道阻滞劑,在鎮痛劑開發中具有重要研究價值。1毫克純毒素即可緻成人死亡,但稀釋後可用于治療神經痛和癌症疼痛。

  5. 生态警示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統計顯示,全球每年約50人因誤食未規範處理的河豚中毒身亡。中國《水産品衛生管理辦法》明确規定禁止經營含河豚毒素超标的水産品。

網絡擴展解釋

河豚是一種具有獨特生物學特征和複雜文化内涵的水生生物,其解釋可從多個角度展開:

一、基本定義

河豚是鲀科魚類的通稱,學名常指東方鲀屬(如暗紋東方鲀、弓斑東方鲀等),屬于暖溫帶及熱帶近海底層魚類。因其受到威脅時會将身體膨脹成球狀,形似“豚”,且多栖息于鹹淡水交界或江河中,故得名“河豚”。

二、生物學特征

  1. 形态:體呈圓筒形,背部灰褐色帶白色斑點,腹部白色,皮膚光滑無鱗,頭部方形,牙齒融合成闆狀。
  2. 分布:主要生活在海洋中下層,部分種類會洄遊至淡水江河,我國沿海及長江、珠江等流域均有分布。

三、毒性特點

河豚體内含河豚毒素(TTX),主要集中在肝髒、生殖腺和血液中,毒性為氰化鈉的1200倍,但肌肉和皮經專業處理後無毒。毒素具有熱穩定性,普通烹饪無法破壞,需由持證廚師處理方可食用。

四、食用與文化

  1. 矛盾價值:肉質鮮美且富含蛋白質、氨基酸(如谷氨酸含量為魚類之最)、硒等微量元素,但食用風險極高。
  2. 曆史記載:蘇轼詩句“正是河豚欲上時”(《惠崇春江晚景》)展現了古人對河豚的文學意象。

五、别名與分類

河豚在不同地區有“氣泡魚”“雞泡魚”“蠟頭”等俗稱。需注意,“河豚”一詞在廣義上可指淡水豚類(如白鱀豚),但狹義特指有毒的鲀科魚類。


提示:河豚的食用需嚴格遵守國家法規,選擇合法養殖和加工渠道。野生河豚因毒素風險極高,禁止私自捕撈食用。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