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stand-by facility
【計】 preemergency; stand-by; stand-by application
【經】 stand by
establishment; facilities; installation
【計】 facility
【醫】 institution
【經】 facility
"備用設施"在漢英詞典中對應的标準翻譯為"backup facilities"或"alternate facilities",指為應對主系統失效或緊急情況而預先設置的替代性基礎設施。該術語在工程管理和應急規劃領域具有特定技術含義,包含三個核心要素:
冗餘設計原則
依據國際應急管理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mergency Managers)的定義,備用設施必須滿足與主系統"物理隔離、功能等效"的雙重标準,例如數據中心的熱備份站點需保持至少50公裡的地理間隔。
分級響應機制
美國聯邦應急管理局(FEMA)的操作手冊規定,備用設施按響應時效分為三級:即時切換型(<2分鐘)、快速啟動型(2-24小時)、長期替代型(>24小時),其中醫療急救系統的備用供電設施多采用第一級标準。
技術合規要求
根據ISO 22301業務連續性管理體系,有效的備用設施須通過年度全負載壓力測試,其容量配置需滿足公式:
$$
C_r = C_p times (1 + alpha)^t
$$
其中$C_r$代表備用設施容量,$C_p$為主設施當前負載,$alpha$為年業務增長率,$t$為規劃年限。
該術語在2021年聯合國減災辦公室發布的《關鍵基礎設施保護指南》中被擴展為包含"數字孿生系統"等智能備用方案,标志着其内涵已從物理實體向虛實融合方向演進。
“備用設施”是指為應對主設施可能出現的故障或緊急情況,預先設置的替代性設備或系統,其核心作用是保障關鍵服務的連續性和可靠性。以下是具體解析:
基礎概念
根據詞典解釋,“備用”指“準備着供使用”的工具或設備。而“備用設施”通常指在主設施失效時能立即啟用的替代性系統,例如備用發電機、冗餘電源等。
關鍵作用
備用設施通過冗餘設計(Redundancy Design)提高系統容錯能力,避免因單一故障點導緻服務中斷。例如醫院備用發電機可在主電源故障時維持手術室供電,數據中心冗餘電源保障數據不丢失。
醫療領域
醫院配備備用醫療設備和電源,确保急救、手術等關鍵環節不受電力中斷或設備故障影響。
信息技術
數據中心采用雙路供電、UPS(不間斷電源)等備用設施,在斷電瞬間切換電源,維持服務器運行。通信系統也依賴備用設備保障信號傳輸不中斷。
公共設施
交通信號系統、應急指揮中心等均需設置備用設施,以應對自然災害或人為事故。
“備用設施”更強調系統性(如醫院整套電力備份方案),而“備用設備”側重具體部件(如單個發電機)。兩者共同構成冗餘體系,但前者涵蓋更廣的應急架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