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spare track
【計】 preemergency; stand-by; stand-by application
【經】 stand by
【計】 magnetic rack; magnetic track; T; TR
【化】 track
在漢英詞典中,"備用磁道"對應的英文術語為spare track或alternate track,指計算機存儲設備中預留的冗餘磁道,主要用于替代物理損壞的原始磁道。該技術通過動态映射機制,将受損區域的數據遷移至備用磁道,從而保障存儲介質的可靠性和數據完整性。
根據IBM技術文檔,備用磁道的設計基于缺陷管理(Defect Management)原理,在硬盤制造階段即預留1-5%的備用區域。當主磁道因長期讀寫産生壞扇區時,磁盤控制器會自動啟用備用磁道,并通過重定向表(如G-list)記錄映射關系。此機制可延長存儲設備壽命約20%-30%,常見于HDD機械硬盤和早期SSD固态硬盤中。
國際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指出,該術語在存儲标準SCSI-3協議中被明确定義為secondary track,其容量計算需遵循公式:
$$ C{spare} = frac{N{total} times R{reserve}}{1 - R{reserve}} $$
其中$N{total}$為總磁道數,$R{reserve}$為備用比例。
“備用磁道”是計算機存儲技術中的術語,主要用于硬盤等磁性存儲設備。以下是詳細解釋:
磁道的定義
磁道(pista)是磁盤表面由磁頭劃出的同心圓軌迹。當磁盤旋轉時,磁頭通過讀寫這些軌迹上的磁性材料來存取數據。
備用磁道的作用
備用磁道是硬盤制造商預留的冗餘存儲區域,用于替換損壞的磁道。當硬盤檢測到某個磁道因物理損壞或老化無法正常讀寫時,會自動将數據遷移到備用磁道,從而保障數據完整性和設備可靠性。
應用場景
常見于傳統機械硬盤(HDD)技術中,屬于“壞道管理”機制的一部分。現代硬盤通常内置智能算法,動态分配備用磁道,用戶一般無需手動幹預。
若需進一步了解硬盤存儲原理或具體技術參數,建議參考存儲設備制造商的技術文檔或專業計算機硬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