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鑄鐵英文解釋翻譯、合金鑄鐵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alloy cast iron; alloy(ed) (cast) iron; cast alloy iron
分詞翻譯:
合的英語翻譯:
add up to; be equal to; close; combine; join; proper; shut; suit; whole
【醫】 con-; sym-; syn-
金的英語翻譯:
aurum; gold; golden; metals; money
【化】 gold
【醫】 Au; auri-; auro-; aurum; chryso-; gold
鑄鐵的英語翻譯:
cast iron; wrought iron
【化】 cast iron; ingot iron
專業解析
合金鑄鐵(Alloy Cast Iron)是指在普通鑄鐵(主要成分為鐵、碳和矽)基礎上,有意添加一種或多種合金元素(如鉻、鎳、钼、銅、釩、钛等),以顯著改善其力學性能、物理性能或特殊使用性能(如耐磨性、耐熱性、耐蝕性)的一類鑄鐵材料。
其主要特征與作用如下:
-
成分與目的
- 基礎成分:鐵(Fe)為基體,碳(C)含量通常在2.0%-4.0%之間(主要以石墨形态存在),矽(Si)含量在1.0%-3.0%之間,是普通鑄鐵的基本組成。
- 合金元素:額外添加的合金元素總量通常大于0.1%(有時可達百分之幾十)。添加目的并非如鋼中那樣主要為了固溶強化,而是為了:
- 改變基體組織:促進珠光體、貝氏體或馬氏體形成,抑制鐵素體,提高強度、硬度。
- 細化石墨:使石墨片更細小、均勻分布(片墨鑄鐵)或促進球狀石墨形成(球墨鑄鐵),改善韌性和強度。
- 形成特殊碳化物/化合物:如鉻(Cr)、釩(V)、钛(Ti)等形成高硬度、高熔點的碳化物或氮化物,極大提高耐磨性、耐熱性。
- 提高淬透性:如钼(Mo)、錳(Mn)、鎳(Ni)等元素,使厚大截面也能獲得均勻的高硬度組織。
- 改善耐蝕性/抗氧化性:如矽(Si)、鉻(Cr)、鎳(Ni)、銅(Cu)等元素,在表面形成緻密氧化膜或提高基體電極電位。
- 改善耐熱性:如矽(Si)、鋁(Al)、鉻(Cr)等元素,提高高溫下的抗氧化性和抗生長能力。
-
核心特性
- 高強度與硬度:合金元素的加入顯著強化了金屬基體(珠光體、馬氏體等)和/或形成了硬質相(碳化物),使其強度和硬度遠高于普通灰鑄鐵(Gray Cast Iron),部分接近甚至超過鑄鋼(Cast Steel)。
- 優異的耐磨性:高硬度的基體組織(如馬氏體)和彌散分布的特殊碳化物(如鉻、釩的碳化物)使其具有極好的抵抗磨料磨損(Abrasive Wear)和粘着磨損(Adhesive Wear)的能力。這是合金鑄鐵最主要的應用方向之一。
- 良好的耐熱性:特定的合金元素(如高矽、高鋁、高鉻)使其在高溫(通常600°C以上)下具有優異的抗氧化性(抵抗氣體腐蝕)和抗生長性(抵抗因相變和氧化導緻的不可逆體積膨脹)。
- 一定的耐蝕性:某些合金元素(如高鎳、高鉻)可提高其在特定腐蝕環境(如酸、堿、海水)中的抵抗能力。
- 其他性能:可能具備特定的物理性能(如低膨脹系數、高電阻率)或工藝性能(如改善鑄造流動性、切削加工性)。
-
常見類型與應用
- 耐磨合金鑄鐵:如鎳鉻冷硬鑄鐵(Ni-Cr Chill Cast Iron,用于軋輥、磨球)、高鉻鑄鐵(High-Chromium Iron,含Cr>11%,用于襯闆、渣漿泵過流件)、抗磨白口鑄鐵(Abrasion-Resistant White Iron,含Cr, Mo等)。
- 耐熱合金鑄鐵:如中矽耐熱鑄鐵(Si≈5%,用于爐條、換熱器)、高鋁鑄鐵(Al≈20-25%,用于焙燒爐配件)、高鉻鑄鐵(Cr≈15-35%,用于高溫爐底闆、輻射管)。
- 耐蝕合金鑄鐵:如高矽鑄鐵(Si≈14-17%,用于耐酸泵閥)、高鎳奧氏體鑄鐵(Ni>18%,如Ni-Resist,用于海水泵、化工閥體)。
- 高強度合金鑄鐵:在球墨鑄鐵(Ductile Iron)或蠕墨鑄鐵(Compacted Graphite Iron)基礎上添加合金元素(如Cu, Ni, Mo),進一步提高強度、硬度和淬透性,用于曲軸、齒輪、大型結構件等。
合金鑄鐵通過引入特定的合金元素,克服了普通鑄鐵在強度、硬度、耐磨、耐熱、耐蝕等方面的局限性,使其成為一類性能可調範圍廣、能滿足苛刻工況要求的工程材料,廣泛應用于冶金、礦山、機械、電力、化工、汽車等行業的關鍵耐磨、耐熱部件。其具體性能和應用取決于所添加合金元素的種類、含量以及最終的顯微組織。
網絡擴展解釋
合金鑄鐵是一種通過添加特定合金元素來改善性能的鐵基材料。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
基本定義
合金鑄鐵屬于鑄鐵的進階形式,其碳含量通常大于2.11%(一般為2.5%-4.3%),并含有矽、錳等基礎元素。與普通鑄鐵的區别在于額外添加了如鎳、鉻、钼、銅等合金元素,以提升特定性能。
-
組成與制造
- 主要成分:鐵、碳、矽為基礎,同時包含硫、磷等雜質。
- 合金元素:通過添加超過常規含量的矽、錳,或引入其他金屬元素(如10%-16%矽形成高矽鑄鐵),改變基體組織結構。
- 性能特點
- 機械性能:強度、硬度高于普通鑄鐵,但塑性和韌性仍低于鋼;
- 特殊性能:具備耐高溫、耐腐蝕、耐磨、抗沖擊等特性,例如高矽鑄鐵在酸性環境中表現出優異耐蝕性;
- 工藝優勢:鑄造性能好,成本低,適合複雜形狀鑄件。
-
應用領域
主要用于制造對性能有特殊要求的工業部件,如化工機械的耐腐蝕零件、礦山設備的耐磨部件、汽車零部件(如球墨鑄鐵)等。
-
常見分類
根據合金元素種類和用途,可分為耐熱鑄鐵、耐磨鑄鐵、耐蝕鑄鐵等,典型例子包括高鉻鑄鐵(耐磨)、高矽鑄鐵(耐酸)等。
總結來看,合金鑄鐵通過元素調配實現了普通鑄鐵無法達到的性能,成為機械制造、化工等領域的關鍵材料。如需更詳細分類或檢測标準,可參考、9等來源。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