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lawful occupier
【法】 honest possession; possessio civilis
person; this
在漢英法律詞典框架下,"合法占有者"(lawful possessor)指基于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對他人財産實施合法控制的主體。該概念包含三個核心要件:
權源合法性
占有必須基于租賃協議、質押合同或法定授權等合法依據。如房屋承租人依據租賃合同取得使用權,即構成典型合法占有。
控制排他性
占有人需實際行使對財産的控制權,如廠房經營者對生産設備的日常管理。但該控制權不包括處分權,與所有權存在本質區别。
時效延續性
持續占有狀态受法律保護期限約束,如《民法典》第462條規定占有人可行使返還請求權。但惡意占有不受此保護。
該概念區别于"所有權人"(owner),後者享有完整的占有、使用、收益、處分權能。合法占有者的權利範圍受制于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如倉儲保管人不得擅自使用保管物。
合法占有者是指基于法律規定、合同約定或所有權人授權,對他人或自己所有的財産進行合法控制或支配的主體。其核心特征在于占有權的取得有合法依據,且受法律保護,能夠對抗包括原所有人在内的第三方幹涉。以下是詳細解釋:
所有人自身的合法占有
所有權人對自己的財産享有直接占有權,例如個人居住在自己名下的房屋中。
非所有人的合法占有
通過以下方式取得占有權:
合法占有者可通過物權保護請求權(如返還原物、排除妨害)維護權益,即使原所有人也不得任意幹涉。若遭遇侵占,還可通過民事訴訟或刑事自訴(如侵占罪)尋求救濟。
合法占有者的核心在于占有行為符合法律或合同約定,其權利邊界由法律規定及當事人約定共同确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