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weld(ing) defect; weld(ing) flaw
焊接缺陷(Welding Defects)的漢英詞典解析
焊接缺陷指在焊接過程中或完成後,因操作不當、材料問題或環境因素導緻的焊縫區域不符合質量标準的結構性瑕疵。根據美國焊接學會(AWS A3.0:2021)術語定義,焊接缺陷可分為以下幾類:
氣孔(Porosity)
熔融金屬中氣體未逸出形成的空洞,多因焊材受潮或保護氣體不足導緻。國際标準化組織(ISO 5817:2014)将其歸類為“B級缺陷”,需通過X射線檢測判定。
裂紋(Crack)
焊縫或熱影響區出現的線性斷裂,主要由殘餘應力或氫脆引起。中國機械工程學會(CMES)指出,裂紋是危害性最大的缺陷,需嚴格遵循預熱和焊後熱處理規範。
未熔合(Lack of Fusion)
焊道與母材或焊道間未完全結合,常因電流過小或焊接速度過快導緻。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ASTM E190-2020)規定需通過超聲波檢測識别此類缺陷。
夾渣(Slag Inclusion)
殘留在焊縫中的非金屬雜質,影響力學性能。日本焊接協會(JWS)研究顯示,多層焊時清理不徹底是主因。
焊接缺陷的判定需依據ASME鍋爐與壓力容器規範第IX卷,結合目視檢測(VT)、滲透檢測(PT)等無損檢測方法。權威文獻推薦參考《焊接手冊》(ASM International, 2023版)系統學習缺陷成因與防治技術。
焊接缺陷是焊接過程中在接頭處形成的、不符合設計或工藝要求的不足或損傷,可能對結構安全性和性能造成嚴重影響。以下從定義、分類、危害及與焊接缺欠的區别進行詳細說明:
焊接缺陷指焊接接頭中超出規定限值的不連續性、不均勻性或損傷,例如裂紋、未熔合等。根據和,需注意其與“焊接缺欠”的區别:缺欠泛指所有不完善現象,而缺陷特指不可接受且必須返修的缺欠,直接影響産品使用性能。
按位置與形态
按危害等級
焊接工程師嚴格區分“缺欠”與“缺陷”,因後者直接決定産品是否合格。例如,管道焊接中即使存在微小未熔合(缺欠),若未超限值仍可接受;但若發展為裂紋(缺陷),則必須返修,否則可能引發事故。
提示:若需了解具體檢測方法(如超聲波探傷)或修複技術,可進一步查詢相關标準文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