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guideline
act; action; move; move about; operation; perform; proceeding; thing
【醫】 locomotion
creed; guiding principle; programme
"行動綱領"作為政治與組織管理領域的核心術語,在漢英詞典中通常對應"Action Program"或"Plan of Action"。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的定義,它特指政黨或組織為實現特定目标而制定的系統性實施方案,包含指導思想、實施步驟和具體措施三大要素。
從語義結構分析,該詞組的英文對應詞"action program"在《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中解釋為:"a detailed plan outlining steps to achieve defined objectives within specified timeframe",強調時間框架内的可操作性。比較語言學視角下,中文概念側重綱領的指導性,英文表達更突出程式性特征。
在當代中國政治語境中,該術語具有特殊權威性。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中明确指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動綱領"包含14條基本方略,涵蓋從經濟發展到生态文明的戰略部署。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多份政策白皮書顯示,國家級行動綱領平均包含3-5年期的200餘項量化指标。
“行動綱領”是一個組織或團體為實現特定目标而制定的指導性文件或準則,其核心含義和特點可歸納如下:
行動綱領指組織在一定時期内,為實現任務而明确規定的奮鬥目标和行動步驟,通常以正式條文形式表述,包含需嚴格遵循的原則、條例及措施。例如,《北京行動綱領》通過戰略目标劃分責任,要求政府與婦女非政府組織共同推動實施。
常見于政治、企業管理、社會運動等領域。例如,中國共産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涵蓋經濟、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目标。
“綱”原指漁網的總繩,“領”指衣領,合稱“綱領”,比喻抓住關鍵環節即可掌控全局。
通過以上分析可見,行動綱領不僅是目标與步驟的集合,更是連接戰略與執行的核心紐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