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sping with astonishment
be astonished; be shocked
but; correct; however; like that; right; so
駭然(hài rán)是漢語中表示震驚、驚恐狀态的形容詞,常用于描述因突發或極端事件引發的強烈心理反應。其英文對應詞為"horrified"或"appalled",強調因不可預見的沖擊性場景産生的恐懼情緒。
一、詞義解析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指出,"駭"字本義為馬受驚,引申為驚吓、震驚之意。"駭然"作為複合詞,最早見于明清小說,現代漢語中多用于書面語境,如:"衆人駭然失色,紛紛後退"(《魯迅全集》)。
二、語用特征 牛津漢語詞典(Oxford Chinese Dictionary)标注該詞屬于B2級書面詞彙,常見于新聞标題與文學描寫。例如在突發事件報道中:"監控畫面令人駭然"(《人民日報》2023年6月報道)。英語對應短語"be horrified at"更強調持續的心理沖擊,如:"The world was horrified at the sudden catastrophe."
三、權威用法
四、辨析對比 與"愕然"相比,"駭然"的驚恐程度更深且伴隨生理反應(如戰栗、出汗)。《同義詞辨析詞典》特别指出,前者側重心理驚訝,後者強調身心雙重震撼。英語中"shocked"僅對應驚訝層面,而"horrified"則包含道德層面的震驚。
“駭然”是一個形容詞,表示因突發或意外事件引發的強烈驚訝或震驚。以下是詳細解釋:
“駭然”指因受到驚吓、震撼而表現出極度驚訝的樣子,常伴隨面部表情或肢體動作的明顯變化。例如“駭然失色”“駭然不知所措”。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三國演義》《香稻米》等作品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