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有的"是一個漢語形容詞,在漢英詞典中通常對應英語中的 "inherent"、"intrinsic"、"innate" 或 "inborn"。它描述的是事物本身具有的、與生俱來的、本質存在的屬性或特征,而非外部賦予或後天獲得的。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對其詳細釋義進行說明:
本質屬性
指事物内在的、不可分離的根本性質。
英文對應詞:inherent(内在固有的)、intrinsic(本質的)。
例: "金屬固有的導電性" → The inherent conductivity of metals.
來源參考: 《新世紀漢英大詞典》(外研社)對"固有"的釋義強調"事物本身具備"。
與生俱來的特質
形容生物(尤指人)天生具備的能力或特征。
英文對應詞:innate(天生的)、inborn(天賦的)。
例: "人類固有的好奇心" → Humans' innate curiosity.
來源參考: 《牛津英漢漢英詞典》将"固有"與"innate"關聯,指"非後天習得"。
不可分離性
"固有的"強調屬性與主體不可分割,如"固有的缺陷"(inherent flaw)指問題根植于事物内部。
語言學研究支持: 劍橋詞典将 "inherent" 定義為"作為基本特征存在"(existing as a natural part)。
穩定性與持久性
區别于臨時狀态,"固有的"屬性通常穩定且長期存在,如"文化固有的多樣性"(intrinsic diversity of culture)。
學術參考: 斯坦福哲學百科全書指出,内在屬性(intrinsic properties)獨立于外部環境而存在。
在漢英轉換時需注意:
權威來源: 世界貿易組織(WTO)文件常用 "inherent" 描述成員國權利。
英文詞 | 側重點 | 適用場景 |
---|---|---|
inherent | 内在存在且不可移除 | 屬性、風險、矛盾 |
intrinsic | 事物本質決定的終極屬性 | 價值、動機、特征 |
innate | 生物與生俱來的能力或傾向 | 才能、行為、本能 |
“固有”是一個形容詞,用于描述事物本身具備的、非外來的特性或屬性。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指事物與生俱來或原本存在的特征,強調其内在性、穩定性。例如“固有文化”指本土自然形成的文化。該詞常與“臆造”相對,如《改造我們的學習》中提到“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
特性解析
古籍與哲學關聯
《易經》用“固有”描述事物本質屬性(“益用兇事,固有之也”),王守仁在《傳習錄》中将其與人性本原聯繫,強調“性分之所固有”。
現代用法與翻譯
對應英文為intrinsic(如例句“Small shops are intrinsic to the town's character”),常用于學術、文化等領域描述本質屬性。
提示:該詞多用于強調事物不可剝離的本質特征,使用時需注意語境是否涉及内在屬性。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