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故意損害財産英文解釋翻譯、故意損害財産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法】 intentional interfernece with property

分詞翻譯:

故意損害的英語翻譯:

【法】 wilful damage

財産的英語翻譯:

belongings; estate; means; possession; property; riches; wealth; worth
【醫】 property
【經】 assets; belongings; chose; estate; money; moneys; property
worldly goods

專業解析

故意損害財産在漢英法律語境中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導緻他人財物毀損,仍主動實施該行為的違法行為。其核心構成要件包括主觀故意和客觀損害事實,對應英文術語為"criminal damage" 或"malicious damage",具體釋義如下:


一、中文法律定義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條,故意損害財産(故意毀壞財物罪)指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主觀上要求行為人具有毀壞財物的直接故意,客觀上造成財物功能喪失或價值貶損。司法實踐中,財物損失價值需達到5000元以上(個人)或3萬元以上(單位)方可立案追訴(參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常見犯罪的量刑指導意見》)。


二、英文術語解析

  1. Criminal Damage

    英美法系中的對應概念,指未經合法授權故意毀損他人財産的行為。例如英國《1971年刑事損害法》(Criminal Damage Act 1971)規定,行為人蓄意破壞屬于他人的財産即構成犯罪,最高可判處10年監禁(來源:英國國家檔案館立法文本)。

  2. Malicious Damage

    普通法術語,強調行為人出于惡意(malice)實施破壞,常見于保險條款與侵權訴訟。如《布萊克法律詞典》定義:"The willful destruction of property with intent to injure the owner"(來源:Black's Law Dictionary, 11th ed.)。


三、法律構成要件對比

要件 中國刑法 英美法系
主觀故意 直接故意毀壞財物 Intentional/Deliberate
行為對象 公私財物(含不動産) Property of another
入罪标準 數額較大/情節嚴重 無最低金額限制
法律責任 有期徒刑、罰金或拘役 監禁、賠償及社區服務

四、典型場景與法律後果

法律依據引用: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條
  2. 英國《1971年刑事損害法》(Criminal Damage Act 1971)
  3. 《布萊克法律詞典》(Black's Law Dictionary)第11版 "malicious damage" 詞條
  4.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常見犯罪的量刑指導意見》

網絡擴展解釋

故意損害財産,在法律上通常指故意毀壞財物罪,即行為人主觀上出于故意,客觀上實施了毀滅或損壞公私財物的行為,且達到法定追責标準。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法律定義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條,該罪指故意毀滅或損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需注意:


二、構成要件

  1. 主觀要件
    行為人必須具有直接或間接故意,即明知行為會導緻財物毀壞,仍希望或放任結果發生。

  2. 客觀要件

    • 行為方式:包括物理損毀(如砸毀)、化學破壞(如腐蝕)等;
    • 損害結果:需造成財物價值或功能實質性損失,且達到以下标準之一:
      • 數額較大:通常以5000元至1萬元為立案起點(不同地區标準不同,如福建省為1萬元以上);
      • 情節嚴重:如毀壞救災物資、多次實施(3次以上)、手段惡劣(如縱火)或導緻生産經營停滞等。

三、法律責任

根據損害程度,刑罰分為兩檔:

  1. 數額較大或情節嚴重: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罰金;
  2. 數額巨大(如5萬元以上)或情節特别嚴重:處3-7年有期徒刑。

四、與民事責任的區别


五、特殊情形

若毀壞對象為文物、珍貴動植物等特殊財物,可能構成更嚴重的罪名(如故意損毀文物罪),需加重處罰。

如需具體案件分析,建議參考當地司法标準或咨詢專業律師。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