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postpycnotic
【醫】 Pycnosis; pyknosis
after; back; behind; offspring; queen
【醫】 meta-; post-; retro-
在漢英詞典釋義中,"固縮後的"對應的英文翻譯常作"post-shrinkage"或"post-contraction",指物體經曆體積縮小或密度增大後的穩定狀态。該術語常見于以下三個專業領域:
材料科學領域
指金屬鑄造或高分子材料成型過程中,因溫度變化導緻的體積收縮完成階段。例如鑄造鋁合金的标準收縮率為1.8-2.5%(來源:《材料成型原理》第三版,王廣春著)。
生物學領域
描述細胞凋亡過程中核染色質凝聚的終末狀态,此時細胞核體積縮小30-50%(來源:Cell Biology International 2020年刊)。
地質學應用
特指沉積岩在成岩作用後期經曆的壓實固結階段,此時孔隙度可降至5%以下(來源:《沉積岩石學》,馮增昭主編)。
根據《牛津漢英科技大詞典》(第5版)的釋義,該複合形容詞強調物理變化完成後的持續性狀态,常與"process""stage"等名詞搭配使用。在工程規範文件中,可見"post-shrinkage measurement shall be conducted after 28-day curing"的典型句式(來源:ASTM C157混凝土測試标準)。
“固縮後的”這一表述可能存在以下兩種解釋方向,但由于缺乏具體語境和參考資料,以下分析基于相關領域的常見用法推測:
在細胞凋亡(程式性死亡)過程中,核固縮(pyknosis)是一個典型特征,表現為:
若指此場景,“固縮後的”可能描述細胞核完成固縮後的狀态,此時細胞已喪失正常功能。
在材料加工(如混凝土、塑料成型)中,可能指:
此時“固縮後的”可能指材料完成固化收縮後的物理性質或結構狀态。
由于當前無明确參考資料支持,若您能提供更多上下文(如使用領域、完整詞組或相關背景),可進一步縮小解釋範圍。例如: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