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overconfident
"過于自信的"在漢英詞典中通常被譯為"overconfident",指個體對自身能力、判斷或信息準确性持有超出實際水平的信念,常伴隨風險評估偏差。牛津英語詞典将其定義為"excessively confident in one's own judgment or abilities, often leading to errors in decision-making"(《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第10版,2020)。該特質可能引發認知偏誤,在行為經濟學中被證實會導緻投資失誤。
劍橋詞典補充說明,這種現象涉及"unwarranted certainty about future outcomes"(《Cambridge English Dictionary》線上版,2023),常見于金融交易和醫療診斷等專業領域。心理學研究發現,92%的駕駛員自評駕駛技術高于平均水平,印證了鄧甯-克魯格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的存在。
韋氏詞典強調其構成要素包含三方面:知識局限性認知缺失、成功歸因偏差、風險概率誤判(《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第11版,2023)。在組織行為學中,這種特質可能破壞團隊協作,據《哈佛商業評論》案例研究顯示,過度自信的高管決策失誤率比謹慎型管理者高出37%。
“過于自信”在不同領域有不同含義,主要分為法律術語和心理學概念兩類:
指行為人預見到行為可能導緻危害結果,但輕信能夠避免的心理态度,屬于過失犯罪的一種形式。
指高估自身能力、知識或判斷準确性的認知偏差。
維度 | 法律中的“過于自信” | 心理學中的“過度自信” |
---|---|---|
核心 | 過失犯罪的主觀心理 | 普遍存在的認知偏差 |
結果關聯 | 必須導緻實際危害後果 | 可能僅影響判斷或決策質量 |
典型場景 | 違法行為(如交通事故、醫療事故) | 日常決策、自我評估、專業領域 |
如需進一步了解法律條款,可參考《刑法》第十五條;心理學機制可延伸閱讀丹尼爾·卡尼曼的《思考,快與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