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溶淬火英文解釋翻譯、固溶淬火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solution hardening
分詞翻譯:
溶的英語翻譯:
dissolve
淬火的英語翻譯:
quench
【計】 hardening
【化】 hardening; quench; quenching
【醫】 quenching
專業解析
固溶淬火(Solution Quenching)是材料熱處理領域的重要工藝,指将合金加熱至固溶溫度以上并保溫,使溶質原子充分溶解于溶劑金屬基體中,隨後通過快速冷卻(如水淬或油淬)将其固定為過飽和固溶體的過程。該技術廣泛應用于鋁合金、不鏽鋼及高溫合金的加工,可顯著提升材料的強度、耐腐蝕性及高溫穩定性。
從漢英詞典角度解析:
- 中文術語:固溶淬火,又稱“固溶處理淬火”,英文對應“Solution Quenching”或“Solution Treatment and Quenching”。
- 核心機理:通過高溫溶解第二相粒子(如鋁合金中的CuAl₂),抑制冷卻過程中析出,形成亞穩态結構,為後續時效強化提供基礎。
- 工藝參數:以6061鋁合金為例,典型固溶溫度為530-550°C,保溫時間依工件厚度調整,冷卻速率需≥200°C/s以抑制β相析出。
行業應用:
- 航空航天領域:用于Al-Zn-Mg系鋁合金機翼框架固溶處理(參考《ASM Handbook Vol.4》)
- 核工業:316L不鏽鋼反應堆部件需固溶淬火消除碳化物偏析(引自《Nuclear Materials Science》)
權威文獻:
- 《金屬熱處理原理》(第3版)第5章詳細論述了固溶淬火動力學方程:
$$
frac{partial C}{partial t} = D
abla C
$$
其中C為溶質濃度,D為擴散系數。
- 美國材料試驗協會标準ASTM B917/B917M-19規定了鋁合金固溶淬火工藝質量控制要求。
網絡擴展解釋
固溶淬火是一種結合固溶處理與淬火工藝的熱處理方法,主要用于改善合金材料的性能。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工藝過程
-
固溶處理階段
将合金加熱至高溫(如不鏽鋼常用950-1150℃),使第二相(如碳化物、析出相)充分溶解到基體固溶體中,形成均勻的單相組織。
例如,鋁合金中的θ相或雙相鋼中的奧氏體-鐵素體混合組織通過高溫溶解實現均勻化。
-
淬火階段
快速冷卻(如水冷或油冷),抑制溶解的合金元素重新析出,形成過飽和固溶體。這一過程與常規淬火工藝相似,但目的不同(見下文區别)。
二、核心目的
- 組織均勻化:消除加工或鑄造産生的成分偏析,提升材料均質性。
- 改善機械性能:通過過飽和固溶體提高強度、硬度,同時保持韌性。
- 增強耐腐蝕性:如不鏽鋼經固溶淬火後,碳化物溶解可恢複最佳抗腐蝕能力。
- 為時效處理作準備:為後續析出強化相提供基礎。
三、典型應用材料
- 不鏽鋼(如雙相鋼):通過固溶淬火平衡奧氏體與鐵素體比例,優化強度與耐蝕性。
- 鋁合金/钛合金:溶解粗大析出相,形成過飽和固溶體以便時效強化。
- 銅合金:改善導電性和機械性能。
四、與普通淬火的區别
對比項 |
固溶淬火 |
常規淬火 |
主要目的 |
消除析出相,形成過飽和固溶體 |
獲得馬氏體/貝氏體組織 |
適用材料 |
不鏽鋼、非鐵合金等 |
碳鋼、合金鋼等 |
後續處理 |
常需時效處理以析出強化相 |
需回火以消除内應力 |
組織變化 |
單相固溶體→過飽和固溶體 |
奧氏體→馬氏體/貝氏體 |
(數據來源:)
五、注意事項
- 溫度控制:需精确匹配材料相變溫度,避免過燒或溶解不充分。
- 冷卻速率:快速冷卻确保抑制析出,否則可能影響性能。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材料的工藝參數,可參考、4、7等來源的完整内容。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