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negligent damage
error; failing; blame; clanger; demerit; lapse
【經】 blame; negligence
damage; harm; injure; hurt; blemish; impair; scathe; tamper; wound
【醫】 lesion; nuisance
【經】 damage
過失損害(Negligent Harm)是法律術語中指因行為人未盡合理注意義務,導緻他人人身或財産遭受損害的行為。其核心構成包括三個要素:(1)行為人存在注意義務;(2)違反該義務的過失行為;(3)過失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165條,過失損害責任以過錯歸責為原則,需證明行為人主觀上存在疏忽或輕信的心理狀态。例如在交通事故中,駕駛員未遵守交通規則引發碰撞,即屬于典型過失損害場景。
該概念區别于“故意損害”,核心差異在于行為人是否預見并放任損害結果發生。英美法系中,過失損害(Negligence)需同時滿足法定注意義務、義務違反、實際損害及因果關系四項要件。
參考來源
根據法律定義和相關解釋,“過失損害”指因疏忽大意或過于自信導緻他人人身或財産受損的行為,需承擔相應法律責任。以下是詳細分析:
過失損害包含兩個關鍵要素:
根據損害類型和嚴重程度,處罰有所不同:
|情形 |法律依據|刑罰|
|-------------------------|-----------------------|---------------------------------------|
| 一般過失緻人輕傷 | 刑法第235條 | 6個月以下徒刑、拘役或500元以下罰金|
| 過失緻人重傷 | 刑法第235條 | 1年以下徒刑、拘役或500元以下罰金|
| 過失危害公共安全
(如損壞交通工具、交通設施) | 刑法第119條 | 3-7年徒刑;情節較輕則3年以下徒刑或拘役 |
如需了解具體案件的法律適用,建議通過等權威來源查詢完整條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