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national product
【法】 citizen; commonwealth; national; nationality
production value
國民産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 GNP)是宏觀經濟學中衡量國家經濟活動總量的核心指标,指一國居民在一定時期内(通常為一年)生産的最終商品和服務的市場價值總和,無論這些生産活動發生在國内還是境外。其計算範圍包括本國公民或企業在海外投資的産出,但不含外國公民或企業在本國境内的生産成果。
從漢英詞典角度解析,GNP對應中文“國民生産總值”,強調“國民”身份屬性,與GDP(國内生産總值)的“地域”屬性形成對比。例如,中國企業在非洲投資的工廠産值計入中國GNP,但不計入中國GDP。計算公式可表示為: $$ GNP = GDP + text{海外要素收入淨額} $$ 其中海外要素收入淨額為居民從國外獲得的要素收入減去非居民在國内獲得的要素收入。
世界銀行數據庫顯示,2022年中國的GNP為18.3萬億美元,較GDP高出約2.5%,主要源于對外投資存量持續增長。該指标在評估國民實際收入水平和跨國經濟影響力方面具有特殊價值,聯合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将其列為衡量國家經濟表現的三大核心指标之一。
國民生産總值(GNP)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總量的核心指标,其定義和計算方法如下:
國民生産總值(GNP)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國民在一定時期内生産的最終産品和服務價值總和,無論其居住地是否在本國境内。它基于“國民原則”核算,即包括本國居民在國内外創造的價值,但排除外國居民在本國的生産貢獻。例如,中國公民在海外投資的收益會計入中國GNP,而外國人在中國境内的收入則不計入。
GNP主要通過以下三種方法核算:
GNP反映了一個國家國民的經濟活動總量,尤其在全球化背景下,能更全面地體現國民的實際收入水平。例如,若某國海外投資規模大,其GNP可能顯著高于GDP。
如需進一步了解公式細節或完整數據,可參考權威經濟統計機構發布的報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