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international securities
國際證券(International Securities)指在發行國以外的市場發行或交易的證券,具有跨境投融資屬性。根據權威金融詞典與監管定義,其核心特征如下:
國際證券是發行人(政府、企業或國際組織)在境外市場發行的金融工具,代表對資産或收益的跨境請求權。區别于國内證券,其發行與交易需遵守多國監管框架(如美國SEC Regulation S)。
發行主體與投資者分屬不同司法管轄區,例如中國公司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發行的美國存托憑證(ADR)。
常見以美元、歐元等硬通貨計價,如歐洲債券(Eurobond)以發行國以外貨币标價。
需同時符合發行地(如盧森堡交易所)與投資者所在國(如中國QDII制度)的證券法規。
類型 | 代表品種 | 功能示例 |
---|---|---|
股權類 | 全球存托憑證(GDR) | 甯德時代在瑞士發行GDR融資 |
債務類 | 揚基債券(Yankee Bond) | 韓國政府在美國發行的美元債 |
衍生品類 | 國際可轉換債券 | 特斯拉在亞洲發行的歐元可轉債 |
國際證券通過離岸融資渠道降低企業資金成本(如避開本國高利率),同時為投資者提供彙率對沖與資産多元化機會。國際清算銀行(BIS)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跨境債券存量達$13.6萬億。
定義參考:《英漢證券詞典》(中國金融出版社) | 監管框架:IOSCO《跨境證券監管原則》 | 數據來源:國際清算銀行季度報告
國際證券是指一國政府、金融機構或企業為籌集資金,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發行的以外國貨币或可兌換貨币為面值的證券。它是跨國資本流動的重要工具,具有以下核心特征和形式:
國際證券區别于國内證券的核心在于其跨國性,包括發行主體、流通市場和計價貨币的國際化。例如,中國企業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發行的美元股票即屬于國際證券。
國際證券需遵循發行地與母國的雙重監管,合作形式包括:
類型 | 說明 | 示例 |
---|---|---|
國際債券市場 | 長期債券為主 | 歐洲債券、揚基債券 |
國際股票市場 | 跨境股權融資與交易 | 港股、納斯達克中概股 |
如需更完整的法律細節(如包銷協議)或具體案例,可參考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