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quantum of international trade
國際貿易總量(Total International Trade Volume)指特定時期内全球或某國跨境貨物與服務交易的總規模,通常以貨币價值(貿易額)或物理量(如噸、件)計量。其核心構成包括:
根據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術語解釋》,國際貿易總量涵蓋:
Total International Trade Volume 在WTO統計體系中包含:
世界貿易組織(WTO)
采用季節調整後的季度數據,2024年全球貨物貿易總量預計達$32.7萬億美元(來源:WTO Trade Statistical Review 2024)
鍊接:https://www.wto.org/english/res_e/statis_e/trade_statistical_review_e.htm
國際貨币基金組織(IMF)
通過《貿易方向統計》(DOTS)數據庫量化各國占比,中國2023年占全球總量14.2%(來源:IMF DataMapper, 2024.07更新)
$$ text{貿易總量指數} = frac{sum (P{c,t} times Q{c,t})}{sum (P{c,0} times Q{c,0})} times 100 $$ ($P$=價格,$Q$=數量,$c$=商品類别,$t$=當期,$0$=基期)
中國海關總署采用鍊式拉氏公式計算實際貿易量增長(來源:《海關統計制度》第三章)
聯合國貿發會議(UNCTAD)強調其三大功能:
(來源:UNCTAD Trade and Development Report 2023)
數據更新:2024年Q1全球貿易總量環比增長1.3%,逆轉連續兩個季度下滑趨勢(WTO季度展望)
國際貿易總量是衡量全球或國家間商品與服務交易規模的核心指标,通常有以下兩種解釋方式:
指剔除價格變動因素後,用物理單位(如重量、數量、體積等)統計的實際貿易規模。例如統計煤炭出口以噸為單位,汽車以輛為單位。
特點:反映實際物流規模,適用于大宗商品分析(如石油、礦石)。
通過固定基期價格消除通脹或彙率波動影響,計算公式為:
$$
text{貿易量} = frac{text{報告期貿易額}}{text{價格指數}}
$$
例如,若某年出口額增長10%,但價格指數上漲5%,則實際貿易量增長約4.76%。
指标 | 定義 | 計量方式 |
---|---|---|
國際貿易總量 | 實際商品流動規模 | 物理單位/不變價格計算 |
國際貿易額 | 貿易的貨币價值總和 | 當前市場價格(如美元) |
進出口總額 | 一國進口額與出口額之和 | 貨币單位(含價格波動) |
作用:幫助分析實際貿易增長趨勢,避免貨币波動或通脹導緻的統計偏差。例如,通過貿易量可判斷某國出口商品的實際競争力變化。
提示:如需查看具體國家的貿易量計算方法,可參考各國統計局發布的《國際貿易統計方法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