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勞工組織英文解釋翻譯、國際勞工組織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法】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inzation
分詞翻譯:
國際的英語翻譯:
international
【計】 internation
勞工組織的英語翻譯:
【經】 labour organization
專業解析
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簡稱ILO)是聯合國系統内專門處理勞工事務的全球性機構,緻力于促進社會正義和國際公認的人權與勞工權益。其核心含義可從漢英詞典角度及實際職能層面解析如下:
一、漢英詞典釋義
- 中文全稱:國際勞工組織
- 英文全稱: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ILO)
- 核心定義:聯合國負責制定國際勞工标準、推動體面勞動和社會保護的專門機構。其名稱直譯強調"國際性"(International)、"勞工權益"(Labour)及"組織化協作"(Organization)。
二、權威職能與使命
-
制定國際勞工标準
通過公約(Conventions)和建議書(Recommendations)确立全球勞工權益底線,涵蓋結社自由、廢除強迫勞動、消除童工、就業平等四大核心領域。
示例:《強迫勞動公約》(No. 29)要求成員國禁止強制勞動。
-
推動體面勞動(Decent Work)
倡導為所有勞動者創造生産性、公平、安全的工作環境,涵蓋就業機會、社會保障、社會對話及勞工權利四大支柱。
-
技術合作與研究
向成員國提供政策咨詢與能力建設支持,發布全球勞工趨勢報告(如《世界就業和社會展望》),為政策制定提供數據支撐。
三、組織架構與運作
- 三方機制(Tripartism):政府、雇主和工人代表共同參與決策,是全球唯一實行三方治理結構的聯合國機構。
- 總部與成員國:總部設于瑞士日内瓦,現有187個成員國(截至2023年),中國是創始成員國之一。
權威參考來源:
- ILO官網核心使命說明 ilo.org/mission
- 聯合國對ILO的職能定義 un.org/zh/aboutun/structure/ilo
- ILO研究出版物目錄 ilo.org/research/publications
- 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與ILO合作聲明 mohrss.gov.cn/xxgk2020/fdzdgknr/gzdt/202302/t20230203_494727.html
網絡擴展解釋
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ILO)是聯合國系統中專注于勞工事務的專門機構,成立于1919年,總部位于瑞士日内瓦。其核心使命是通過國際勞工标準、社會保障和技術合作等,促進社會公平、勞動者權益和全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核心特點與職能:
-
宗旨與目标
- 促進充分就業、提高生活水平;
- 改善勞動條件,保障職業安全與衛生;
- 推動勞資合作,擴大社會保障;
- 維護社會正義與世界持久和平。
-
組織結構
- 實行獨特的“三方性”原則:成員國代表團由政府、雇主組織和工人代表組成,三方在決策中享有平等權利。
- 主要機構包括:國際勞工大會(最高決策機構)、理事會(執行機構)和國際勞工局(秘書處)。
-
主要活動
- 國際勞工立法:制定公約和建議書,确立最低勞工标準(如廢除強迫勞動、機會平等);
- 技術援助:在職業培訓、就業政策、社會保障等領域提供支持;
- 研究與宣傳:開展勞工問題研究,發布報告和宣傳材料。
-
全球影響力
- 截至當前,ILO擁有187個成員國,是聯合國曆史最悠久的機構之一;
- 1969年因推動社會公正獲得諾貝爾和平獎(,需注意該來源權威性較低)。
補充說明:
ILO的獨特三方機制使其在解決勞資矛盾、平衡各方利益方面具有顯著優勢。例如,其制定的《關于工作中基本原則和權利宣言》等公約,對全球勞工權益保護産生了深遠影響。更多曆史細節和完整成員國列表可參考國際勞工組織官網或聯合國相關檔案。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