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proceduring; procedurization
在漢英詞典視角下,“過程化”(Proceduralization)指将複雜系統或任務分解為可執行步驟序列的思維或表達方式。其核心含義包含以下維度:
一、語義解析
動作導向性
強調按時間/邏輯順序推進的操作流程,如《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過程”為“事情進行或事物發展所經過的程式”,對應英語“procedure”或“process”。例如:“問題解決的過程化分析”譯作“procedural analysis of problem-solving”。
計算機科學特指
在編程語境中專指“過程式編程”(Procedural Programming),即通過定義可調用函數實現模塊化執行。《牛津計算機詞典》将其描述為“基于過程調用構建程式的方法”(Oxford Dictionary of Computer Science, 2016, p.412)。
二、語用對比
與“面向對象”的差異
過程化側重線性指令流(如C語言),而面向對象(OOP)聚焦數據與行為的封裝。權威語言學家John Sinclair在《英語語法模式》中指出:“過程化描述更適用于動作序列主導的場景”(Patterns of English Grammar, 2005, §7.3)。
認知語言學視角
人類認知常将抽象概念過程化處理,如“學習”被解構為“輸入-加工-輸出”流程。認知語言學家George Lakoff在《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中論證:“時間過程化是基礎性思維隱喻”(Metaphors We Live By, 1980, Chapter 21)。
三、權威用例
《劍橋英語教學框架》建議将寫作教學過程化:“分階段訓練提綱構建與修訂”(Cambridge Guide to Pedagogy, 2012, p.89)。
ISO 9001質量管理體系要求“過程化文檔控制”,确保生産環節可追溯(國際标準化組織官網)。
術語辨析:需區分“過程化”(proceduralization)與“流程化”(process-oriented)。前者強調步驟實現,後者側重系統優化,如《英漢大詞典》将“process optimization”譯為“流程優化”(陸谷孫主編,2007版)。
參考文獻
“過程化”是一個多領域概念,其核心含義是以步驟、流程或動作為核心進行組織或分析。以下是不同語境下的具體解釋:
“過程化”的本質是通過分解與順序控制實現目标,其優勢在于邏輯清晰、易于理解,但可能缺乏靈活性。在不同場景中,需權衡步驟化與創新性、效率與適應性的關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