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advance from customers
client; constituency; customer; patron; shopper; trade
【化】 customer
【經】 client; correspondents; shopper
imprest
【法】 advance charge; imprest
顧客預付款的詳細解釋(漢英詞典視角)
一、核心定義
顧客預付款(gùkè yùfùkuǎn),在商業場景中指客戶在收到商品或服務前預先支付給賣方的款項。其對應的英文術語為Customer Advance Payment 或Advance from Customers。該行為本質上是買方對賣方的信用支持,同時形成賣方的短期負債。
二、關鍵特征解析
預收性質
預付款屬于預收收入(Deferred Revenue),需在交付商品/服務後确認為正式收入。例如,酒店收取訂房定金、軟件公司預收年費均屬此類。
來源:《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財政部)
債務關系
賣方在收款時承擔履約義務,若未能履行需退還預付款。根據《民法典》第509條,預付款支付構成合同生效要件之一,具有法律約束力。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合同編
會計處理
在財務報表中,預付款計入“合同負債”(Contract Liability)科目,區别于應收賬款。例如:
收款時分錄:
借:銀行存款
貸:合同負債——預收賬款
來源:《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
三、商業場景意義
四、權威定義參考
Advance Payment
A payment made by a buyer to a seller before goods or services are delivered, recorded as a liability until the seller fulfills the obligation.
—— Black's Law Dictionary, 11th Edition
五、術語關聯概念
(注:因未搜索到可直接引用的線上詞典鍊接,定義部分綜合《企業會計準則》《民法典》及行業通用釋義;法律術語參考布萊克法律詞典權威解釋。)
顧客預付款是商業交易中常見的支付方式,指買方在商品或服務交付前,按合同約定提前支付給賣方的一部分或全部款項。以下是其核心要點:
基本概念
預付款是買方為保障交易順利進行,在合同履行前支付的款項,屬于合同價款的一部分。其核心是“先付款後交付”,常見于房地産、建築工程等高資金需求或高風險行業。
法律性質
預付款不同于定金,不具備擔保合同履行的作用,主要目的是解決賣方資金周轉問題。若交易未完成,賣方需退還預付款及利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三條)。
降低交易風險
通過提前支付部分款項,買方表明合作誠意,賣方獲得資金支持,減少因違約或供應中斷帶來的損失。
優化資金管理
對賣方:緩解資金壓力,确保生産或服務能力;對買方:可能通過預付款獲得價格折扣或鎖定商品(如房地産交易中避免漲價風險)。
促進交易效率
縮短交易周期,減少融資需求,降低金融成本。
典型行業
風險提示
對比項 | 預付款 | 定金 |
---|---|---|
法律性質 | 無擔保作用,屬價款一部分 | 擔保合同履行,適用“定金罰則” |
違約處理 | 需退還本金及利息 | 違約方可能雙倍返還或沒收 |
金額限制 | 無明确限制,通常≤50%合同總額 | 法律規定≤主合同标的20% |
(依據整理)
如需進一步了解法律條款或行業案例,可參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及房地産交易規範文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