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track width
course; orbit; path; railway; roadway; track; trajectory; tramroad
【計】 orbiting laboratory
【化】 orbit; orbital; trajectory
breadth; width
【醫】 width
在漢英詞典視角下,“軌道寬度”主要指鐵路系統中兩條鋼軌内側工作面之間的垂直距離,其标準英文術語為“track gauge” 或“rail gauge”。該參數是鐵路基礎設施的核心技術指标,直接影響列車運行安全、車輛設計及線路互通性。
定義與測量
軌道寬度定義為平行鋪設的兩根鋼軌頭部内側工作面間的最小垂直距離。國際鐵路聯盟(UIC)及各國鐵路标準均對此有嚴格規定。例如,中國絕大多數幹線鐵路采用1435毫米 的标準軌距(Standard Gauge),該數值源自早期蒸汽機車的輪距設計傳統,并成為全球最廣泛使用的軌距。
分類與實例
工程意義
軌距一緻性決定列車跨線運行能力。例如,中歐班列途經不同軌距國家(中國/歐洲标準軌 vs 俄羅斯寬軌)需在邊境換裝轉向架,凸顯軌距對國際聯運效率的關鍵影響(參考《鐵路工程技術規範》GB 50012-2012)。
注:本文定義綜合參考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技術文件、ISO國際标準及鐵路工程學術文獻,具體應用需以最新行業規範為準。
“軌道寬度”在鐵路系統中通常指兩條鋼軌内側之間的垂直距離,即軌距。以下是詳細解釋:
軌道寬度(軌距)是鐵路軌道兩條鋼軌頭部内側的垂直距離,單位為毫米(mm)或英寸(in)。它是鐵路運輸的核心參數,直接影響列車運行安全和兼容性。
标準軌距
全球最廣泛使用的軌距為1435毫米(4英尺8.5英寸),由國際鐵路協會于1937年确立。中國的高速鐵路、普速鐵路及多數國家的鐵路均采用此标準。
寬軌距
軌距大于1435毫米,常見類型包括:
窄軌距
軌距小于1435毫米,例如:
早期各國軌距差異較大,從610毫米到2141毫米不等。1937年國際标準化後,1435毫米成為主流。中國自20世紀起逐步統一為标準軌距,僅保留少量窄軌線路。
如需進一步了解軌距測量方法或具體國家案例,可參考國際鐵路協會标準文件或相關工程手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