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tax avoidance
avoid; dodge; elude; elusion; evadable; evade; shun
【法】 evading; evasion; side-step
pay taxes
【經】 pay duty; taxation
在漢英詞典框架下,"規避納稅"對應的标準英文翻譯為"tax avoidance",指納稅人通過合法手段減少應納稅款的行為。根據中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五條,納稅義務人需在法定範圍内履行納稅責任,而稅收籌劃屬于法律允許的自主權利。
國際經合組織(OECD)定義該行為包含三個特征:
世界銀行2024年稅收政策報告指出,中國通過CRS信息交換機制已識别并規範了價值280億美元的非常規跨境資金流動。企業常用的方法包括:
該術語區别于"逃稅(tax evasion)"的顯著特征在于其合法性邊界,具體認定需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稅務行政訴訟的司法解釋(法釋〔2023〕9號)。
(注:引用來源1為《牛津漢英法律詞典》第5版;來源2為國家稅務總局官網政策解讀專欄;來源3為世界銀行公開報告;來源4為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庫)
“規避納稅”通常指納稅人通過合法或非違法手段減少或免除納稅義務的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規避納稅的核心是在不直接違反稅法的前提下,利用規則漏洞或政策差異降低稅負。例如,通過調整財務安排、選擇不同稅率結構或利用稅收優惠政策實現節稅。
對比項 | 規避納稅 | 逃稅 |
---|---|---|
合法性 | 合法或非違法 | 違法 |
手段 | 利用規則漏洞 | 欺騙隱瞞 |
後果 | 補稅或調整 | 罰款/刑責 |
(依據)
盡管不違法,但過度規避納稅可能被認定為“濫用稅收規則”,導緻國家稅收流失,甚至引發國際反避稅合作(如BEPS行動計劃)。部分國家已通過“一般反避稅條款”限制此類行為。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案例或法律邊界,可參考(偷稅與避稅界定)、(國際避稅定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