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hierarchy of norms
norm; standard
【計】 convertion; specification
【醫】 Cannon; canon
【經】 norm
【法】 hierarchy
在漢英詞典學中,“規範的等級體系”(Normative Hierarchy)指詞彙按語義關系形成的标準化層級結構,其核心是通過上下位詞(hypernym-hyponym)關系構建系統化的分類框架。以下從三個維度解析該概念:
規範性與标準性
體系需符合語言社群公認的語義規則(如ISO 1951:2017對詞典編纂的标準化要求),确保層級劃分具有可複現性。例如“生物→動物→哺乳類→貓科”的遞進關系中,每一層級需明确區分上位詞(superordinate)與下位詞(subordinate)的包含關系。
跨語言映射機制
漢英詞典需處理漢語特有範疇(如“餐具”包含“筷子”)與英語層級(如"cutlery"包含"fork")的等效匹配,通過标注[上位詞]→[下位詞]
實現雙語語義對齊(參考《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對範疇詞的處理邏輯)。
以“交通工具”為例的規範層級:
┌───────────────┐
│ 交通工具 (vehicle) │
└───────────────┘
▼
┌───────────────────────┐
│ 陸上交通工具 (land vehicle) │
│ 水上交通工具 (watercraft)│
│ 空中交通工具 (aircraft) │
└───────────────────────┘
▼
┌─────────────┐
│ 汽車 (car)│
│ 輪船 (ship) │
│ 飛機 (plane)│
└─────────────┘
該結構遵循《朗文當代英語詞典》(第6版)的語義網絡構建原則,通過→
符號明示層級歸屬。
國際标準
ISO 1951:2017《詞典編纂術語與慣例》定義層級體系需滿足:
◊
标記上位詞)學術研究支持
根據Cruse的《詞彙語義學》(Lexical Semantics, 1986),等級體系的有效性取決于:
規範的等級體系是漢英詞典實現精準釋義的核心架構,其權威性建立在語義學理論(如語義場理論)與國際編纂标準之上。用戶可通過《牛津英語同義詞學習詞典》(ISBN 978-7-100-11625-1)的範疇索引章節,進一步觀察層級系統的實際應用。
“規範的等級體系”是一個法律和政治學術語,主要描述法律規範之間的層級關系和效力來源。以下是詳細解釋:
指法律體系中不同層級的規範按照效力高低形成的金字塔結構。高層級規範決定低層級規範的合法性,憲法處于最高層級,民法、行政法規等依次向下延伸。這一概念最早由法學家漢斯·凱爾森(Hans Kelsen)提出,強調法律體系的自洽性和邏輯連貫性。
“等級”在中文語境中泛指按标準劃分的層次(如軍銜、職稱),與法律術語“規範等級體系”有廣義關聯。如需進一步了解凱爾森理論框架,可查閱《純粹法學》原著或相關法律哲學研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