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fixed price; pegging; price fixing; regular price
在漢英詞典與經濟學術語框架下,“固定價格”(Fixed Price)指交易雙方預先約定且不隨市場波動調整的定價機制。其核心特征包含三個維度:
契約穩定性
買賣雙方通過合同确定價格,排除市場供需變化、成本波動等變量影響,常見于政府采購、長期供貨協議等場景。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59條明确規定了價格固定條款的法律效力。
風險分配機制
賣方承擔成本上漲風險,買方獲得預算可控性。世界銀行采購指南将此類定價模式列為政府項目招标的推薦方式,以保障公共資金使用透明度。
跨語言對譯規範
《牛津經濟學詞典》界定“Fixed Price”包含兩層含義:① non-negotiable rate(不可協商價格),如博物館門票;② contractually predetermined value(契約預設價值),適用于B2B國際貿易術語。
該定價模式與“浮動價格”(Fluctuating Price)形成互補,根據國際會計準則IAS 32,企業需在財務報表附注中披露固定價格合約的金融工具屬性。
固定價格是指交易中商品或服務的價格在約定範圍内保持穩定,不因市場波動而改變。以下是綜合解釋:
基本定義
固定價格是買賣雙方通過協議确定的價格,在合同有效期内保持不變,不隨市場供求、資源價格等因素調整。常見于商業合同或企業間協議,目的是消除價格競争,維護各方利益(如長期合作中的成本控制)。
應用場景
法律風險
固定價格可能被視為限制性商業行為,違反反壟斷法。例如,企業串通操縱價格會破壞市場公平競争,屬于典型壟斷行為。
合同中的特殊說明
在工程或采購合同中,固定價分為“固定總價”和“固定單價”,約定風險範圍内不調整,超出部分可通過協商或條款補償。
提示:如需了解具體法律案例或合同條款細節,可參考反壟斷法相關内容或國際貿易合同範本。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