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關稅條約英文解釋翻譯、關稅條約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經】 tariff treaties

分詞翻譯:

關稅的英語翻譯:

custom duty; duty; tariff
【經】 customs; customs dues; customs duties; impost; tariff; trade barrier

條約的英語翻譯:

pact; treaty
【法】 treaty

專業解析

關稅條約(Tariff Treaty)指國家間為規範進出口貨物關稅征收而籤訂的國際協定,其核心在于通過法律形式确立關稅稅率、優惠待遇及貿易規則。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核心内容

  1. 術語釋義

    在漢英法律語境中,關稅條約的英文對應"Tariff Treaty"或"Customs Convention",特指主權國家協商制定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關稅規則文件。其核心條款通常包括:

    • 協定稅率(Conventional Tariff):締約國相互承諾的關稅優惠稅率,低于普通稅率 。
    • 最惠國待遇(MFN):締約方給予第三國的優惠自動適用于對方 。
    • 關稅自主權限制:締約國通過條約部分讓渡自主制定稅率的權利。
  2. 法律效力

    此類條約需經國家立法機關批準(如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後成為國内法淵源,海關部門作為執行主體 。

二、曆史與典型實例

  1. 近代中國案例

    1842年《南京條約》規定"英國貨物進口關稅由中英共同議定",标志着中國關稅自主權喪失;直至1928年《中美關稅條約》,國民政府才逐步恢複關稅主權 。

  2. 現代國際實踐

    • WTO框架:成員需遵守《關稅與貿易總協定》(GATT)約束稅率。
    • 雙邊協定:如《中國-新西蘭自由貿易協定》規定10年内取消96%産品關稅 。

三、經濟與法律影響

  1. 貿易規範化

    條約通過穩定關稅預期降低交易成本,例如WTO成員關稅透明度原則要求公示稅率 。

  2. 主權讓渡争議

    部分條約可能引發主權讓渡争議,如19世紀"協定關稅"制度被視為殖民主義産物 。

權威來源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

關稅條約是指國家或地區之間為規範關稅征收、稅率調整及貿易政策等事項所籤訂的正式協議。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關稅條約的核心是通過雙邊或多邊協商,确立關稅征收規則。根據和,其内容包括稅率标準、貿易優惠條件及海關監管措施等,旨在平衡各方經濟利益。

二、曆史案例

  1. 協定關稅制度:中國近代出現的片面協定關稅(如《南京條約》),屬于不平等條約性質。此類條約通過強制手段限制一國自主制定稅率的權利。
  2. 中美關稅條約:1928年籤訂的《整理中美兩國關稅之條約》強調關稅自主原則,廢除舊有特權條款。

三、國際實踐

關稅及貿易總協定(GATT):作為二戰後重要的多邊關稅條約,規定取消數量限制、實施關稅減讓等原則,為WTO成立奠定基礎。

四、法律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第五十三條,關稅條約需符合國内法框架,确保國家主權與經濟安全。

五、相關術語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條約文本或稅率細則,可參考海關總署官網或國際貿易組織數據庫。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