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可選擇管轄區的訴訟英文解釋翻譯、可選擇管轄區的訴訟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法】 transitory; transitory action

分詞翻譯:

可的英語翻譯:

approve; but; can; may; need; yet

選擇管轄的英語翻譯:

【法】 alternative jurisdiction

區的英語翻譯:

area; borough; classify; distinguish; district; region; section
【計】 region
【醫】 area; belt; field; quarter; regio; region; zona; zone

訴訟的英語翻譯:

action; law; lawsuit; litigate; litigation; suit
【經】 litigation

專業解析

"可選擇管轄區的訴訟"(Forum Shopping)是國際私法和跨國民事訴訟中的專業術語,指當事人基于不同司法管轄區的法律差異,選擇對己方最有利的法院提起訴訟的行為。該概念涉及三重要素:

  1. 管轄權基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265條,中國法院對涉外案件管轄權的判定标準包括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标的物所在地等連接點(來源: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法律庫)。英美法系國家則采用"長臂管轄"原則,如美國聯邦法院依據"最低限度聯繫"标準确立管轄權。

  2. 法律選擇策略 當事人常基于以下因素選擇管轄法院:

  1. 國際公約約束 《海牙選擇法院協議公約》(2005)第5條明确規定,被選法院不得拒絕行使管轄權,但允許以"明顯不公正"為由例外處理(來源:海牙國際私法會議官網)。中國于2017年籤署該公約,目前正在履行加入程式。

該制度在實踐中需平衡"當事人意思自治"與"防止司法濫用"的矛盾。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司法解釋(二)》第8條,明确禁止通過虛構連接點獲取管轄權的行為,體現了中國司法機關的審慎态度(來源: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

網絡擴展解釋

“可選擇管轄區的訴訟”通常指在多個法院對同一案件擁有管轄權時,原告可以選擇其中一個法院提起訴訟的情形。這一制度涉及“共同管轄”和“選擇管轄”兩個法律概念,以下是詳細解釋:

1.定義與核心概念

2.適用條件

3.法律依據

4.處理沖突的規則

5.注意事項

選擇管轄制度的核心在于平衡司法管轄權的沖突,賦予原告程式選擇權以提高訴訟效率。其與共同管轄互為表裡,前者是當事人的權利行使,後者是法院權限的基礎。實踐中需嚴格遵守立案優先規則,确保司法資源合理分配。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