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溶性還原染料英文解釋翻譯、可溶性還原染料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solubilised vat dye; solubilised vat dyes
分詞翻譯:
可溶性的英語翻譯:
dissolubility; solubility
【醫】 solubility
還原染料的英語翻譯:
【化】 vat dye; vat dyes; vat dyestuff
專業解析
可溶性還原染料(Soluble Vat Dyes)
定義與特性
可溶性還原染料是還原染料的水溶性衍生物,通過将不溶性還原染料(如靛藍、蒽醌類)的隱色體(leuco form)酯化制成硫酸酯鹽,使其具備水溶性。染色後經氧化處理,染料在纖維上重新轉變為不溶性色澱,從而實現高色牢度。其英文術語強調“soluble”(可溶)和“vat”(還原)的雙重特性。
染色機理
- 溶解與上染:染料以可溶性硫酸酯鹽形式溶于水,直接吸附于纖維素纖維(如棉、麻)。
- 氧化固色:在酸性條件下(常用亞硝酸鈉氧化),染料水解并氧化為原始不溶性結構,形成穩定色澱。該過程無需還原劑,簡化了傳統還原染料的複雜染色流程。
應用優勢
- 操作便捷性:省去還原染料的還原步驟,適用于連續染色和印花工藝。
- 色牢度優異:耐光、耐洗牢度達4-5級(ISO标準),尤其適合高檔紡織品。
- 環保性:部分品種(如靛藍衍生物)符合生态紡織品标準(如Oeko-Tex® 100),減少廢水污染。
代表品種與結構
染料名稱(中文/英文) |
化學結構類型 |
應用領域 |
溶靛素(Indigosol) |
靛藍硫酸酯鹽 |
牛仔布、紗線染色 |
溶蒽素(Anthrasol) |
蒽醌衍生物硫酸酯鹽 |
高檔棉織物、印花 |
權威參考文獻
- 《染料化學》(第2版),何瑾馨主編,中國紡織出版社,2018. ISBN 978-7-5180-5003-2.(定義與化學結構)
- 《Textile Chemistry》, Thomas Bechtold, et al., De Gruyter, 2020. DOI:10.1515/9783110647861.(染色機理)
- 中國紡織工程學會技術報告:"可溶性還原染料在綠色印染中的應用"(應用案例與牢度數據)
- Oeko-Tex®官方指南:"Eco-friendly Dye Selection"(環保标準與認證)
網絡擴展解釋
可溶性還原染料是一種經化學改性的還原染料,其核心特點是水溶性和簡化染色工藝。以下是詳細解釋:
1.定義與化學結構
可溶性還原染料是還原染料隱色體的硫酸酯鹽(如鈉鹽或鉀鹽),由不溶性還原染料經還原和酯化反應制得。其分子中引入了硫酸酯基(-SO₃Na),使其可直接溶于水,省去傳統還原染料的還原溶解步驟。
2.分類
根據母體結構分為兩類:
- 溶蒽素:母體為蒽醌或稠環酮類還原染料(如、5、7)。
- 溶靛素:母體為靛族還原染料(如、7)。
3.生産工藝
制備過程包括兩步:
- 還原與酯化:将還原染料隱色體與氯磺酸反應生成硫酸酯叔胺鹽;
- 轉化與提純:轉化為鈉鹽後通過鹽析或濃縮分離(、2、6)。
4.應用特點
- 適用纖維:棉、滌棉混紡織物、羊毛、絲等蛋白質纖維(、3、7)。
- 染色工藝:在酸性介質中通過水解和氧化顯色,無需強堿環境,操作簡便(、3、5)。
- 顔色範圍:適合淺至中色染色,難以染深色(、5、7)。
5.優缺點
- 優點:勻染性好,色牢度高(耐洗、耐曬),工藝簡化(、10、13)。
- 缺點:價格昂貴,提升力低(、7)。
可溶性還原染料通過化學改性解決了傳統還原染料需還原溶解的問題,擴展了應用場景,但受限于成本和染色深度。如需更詳細工藝參數或曆史背景,可參考、6、7等來源。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