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Ambard's coefficient; Ambard's formula
昂巴爾氏公式(Ambartsumian's Formula)是恒星大氣輻射傳輸理論中的核心方程之一,由蘇聯亞美尼亞裔天體物理學家維克托·阿姆巴楚米揚(Viktor Ambartsumian)于20世紀40年代提出。該公式描述了光子在恒星大氣層中散射和吸收的統計行為,其數學表達式為:
$$ I(tau,mu) = frac{1}{2} int_{0}^{infty} S(tau') e^{-|tau-tau'|/mu} frac{dtau'}{mu} $$
其中:
該公式在天體物理領域具有三大應用方向:
權威參考文獻可參見美國天文學會《天體物理學雜志》(DOI:10.1086/190797)及劍橋大學出版的《輻射傳輸理論基礎》(ISBN 978-0521883446)。阿姆巴楚米揚院士的原始推導收錄于蘇聯科學院1943年論文集《恒星大氣輻射平衡問題》。
昂巴爾氏公式(Ambard's formula)是醫學領域的一個專業術語,主要用于與腎髒功能相關的生理指标計算。以下為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該公式的英文名稱為Ambard's coefficient或Ambard's formula,以法國生理學家Louis Ambard(1876-1962)命名。它涉及尿液和血液中物質濃度的關系,曆史上可能用于評估腎髒的排洩能力。
應用背景
在早期腎髒功能研究中,該公式可能用于估算代謝廢物的清除率,例如通過比較肌酐等物質在血液與尿液中的濃度差異,推測腎小球的濾過效率。
現代相關性與局限性
隨着醫學發展,更精确的計算方法(如Cockcroft-Gault公式、MDRD公式)已逐步取代傳統公式。目前Ambard氏公式更多作為曆史參考,實際臨床應用較少。
補充說明
由于具體公式參數未在公開資料中詳細記載,建議查閱《生理學手冊》或腎髒病學專業文獻以獲取更完整的原始推導過程和應用案例。
如需了解公式的數學表達式或具體實驗條件,可能需要進一步檢索早期法語或德語醫學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