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confidence limits
credibility
【電】 confidence
limit; terminal; the maximum; utmost
【化】 limit(ing) point
在漢英詞典語境中,"可靠極限"對應的英文表述為"reliable limit",指在工程學、統計學或質量控制領域内,系統、設備或數據可維持預期性能的安全邊界值。該概念包含三層核心定義:
置信區間臨界點
統計學中指測量結果可信度達95%的置信區間上下限,例如材料疲勞測試中應力-壽命曲線的可信數據範圍。牛津大學出版社《應用統計學詞典》将其定義為"樣本數據反映總體特征的概率化波動範圍"。
工程安全阈值
機械工程領域特指構件在失效前可承受的最大載荷餘量,如ASME鍋爐與壓力容器規範中規定的設計安全系數為可靠極限的典型應用。《機械工程設計手冊》(清華大學出版社)強調該數值需包含材料特性、加工誤差和環境變量的綜合考量。
質量控制基準線
制造業中表示産品合格率的質量控制線,如六西格瑪管理要求工序能力指數CPK≥1.33對應的缺陷率上限。國際标準化組織ISO 2859抽樣标準将此概念應用于批量驗收的判定規則。
該術語的跨學科特性使其具體數值需參照行業标準,例如中國國家标準GB/T 3187-2020《可靠性、維修性與保障性術語》中,明确要求可靠極限的确定必須包含故障模式分析與環境應力篩選數據。
“可靠極限”是工程學(尤其是結構工程)中的專業術語,結合了“可靠性”和“極限狀态”兩個核心概念。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可靠極限指結構在滿足預定功能(安全性、適用性、耐久性)的前提下,能夠承受的最大負荷或達到的臨界狀态。超過這一極限,結構可能失效或無法正常使用。
兩類極限狀态
可靠性的量化
可靠性通過“可靠度”衡量,即結構在設計使用年限内完成預定功能的概率。例如,設計時可能要求結構在50年内有95%的概率不失效。
工程意義
可靠極限是結構設計的核心依據,需通過荷載計算、材料性能分析等确保結構在使用中不超出該極限。例如,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鋼筋配筋率等參數均與此相關。
可靠極限體現了工程中安全與經濟的平衡,既要防止失效風險,又要避免過度設計造成的資源浪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