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付表決的英文解釋翻譯、可付表決的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法】 votable
分詞翻譯:
可的英語翻譯:
approve; but; can; may; need; yet
付的英語翻譯:
commit to; hand over to; pay
表決的英語翻譯:
vote
【經】 voting
專業解析
"可付表決的"是一個法律、政治或會議程式中的術語,用于描述一項提案、動議或事項的狀态,表示它已經完成了必要的讨論、修改或審查階段,具備了被提交給有權機構(如議會、委員會、股東大會等)進行正式投票以決定其是否通過的資格。
核心含義:
-
狀态描述: 它描述的是某個待決事項(如法案、決議、議案、選舉候選人名單)當前所處的程式階段。意味着該事項:
- 已經過充分的審議、辯論或審查。
- 相關的修正案(如果有)已被處理或讨論完畢。
- 不再需要進一步的實質性讨論或修改。
- 程式上已準備好進入最終的決策環節——即投票表決。
-
程式節點: 這标志着會議或立法程式中的一個關鍵節點。當主持人或會議主席宣布某項動議“可付表決”時,通常意味着:
- 對該事項的發言權已結束(或按規定終止)。
- 接下來将直接進入對該事項的投票程式。
英文對應詞:
在漢英詞典中,"可付表決的"最常用且準确的對應英文短語是:
解釋與用法:
- Put to the vote: 這個短語直接描述了将事項提交表決的動作和狀态。例如:
- "The motion is now put to the vote." (該動議現在可付表決/現在提交表決。)
- "The chairman declared the resolution put to the vote." (主席宣布該決議可付表決。)
- "The list of candidates was put to the vote." (候選人名單被付諸表決。)
權威參考來源:
- 《牛津法律詞典》(Oxford Dictionary of Law): 該權威法律詞典對議會程式和投票術語有詳細解釋。"Put to the vote" 是其标準用語,描述将動議提交表決的程式步驟。
- 《元照英美法詞典》(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of Anglo-American Law): 這本權威的漢英法律詞典在解釋議會法、公司法等相關程式時,明确将類似狀态表述翻譯為“可付表決的”或使用“put to the vote”作為對應英文。
- 羅伯特議事規則 (Robert's Rules of Order): 作為最廣泛使用的會議議事規則指南,它詳細規定了動議從提出、讨論、修正到最終“可付表決”并“付諸表決”的完整流程。"Putting the question" (将問題付諸表決) 是其核心環節,即宣布動議可付表決并進行投票。
網絡擴展解釋
“可付表決”是一個會議或決策場景中的常用表述,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1.詞語構成與基本含義
- “可”:表示允許或具備條件,即該議題已達到能夠進入表決階段的要求。
- “付”:意為提交、交付,此處指将議題正式提交至表決流程。
- “表決”:指通過舉手、投票等方式表達贊成或反對,并根據多數意見形成決定()。
因此,“可付表決”指某議題經讨論後符合程式要求,可提交至表決環節進行最終決策()。
2.使用場景與流程
在正式會議中,“可付表決”通常出現在以下環節:
- 讨論結束後,由會議主持人(如主席)宣布該議題進入表決階段。
- 例如:“該議案已審議完畢,現可付表決。”()
- 表決結果無論通過與否,均形成“決議”(即會議決策的正式結論)()。
3.相關概念與延伸
- 付諸表決:與“可付表決”類似,指将議題提交表決處理,強調從讨論到決策的轉換過程()。
- 表決方式:包括口頭表決、舉手、投票等,具體方法由會議規則決定()。
4.示例用法
- 會議記錄中常見表述:“經充分讨論,主席宣布該提案可付表決,最終以多數贊成通過。”
- 法律或公司章程中可能規定:“重大事項須經董事會審議後可付表決。”()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可付表決”是程式性術語,标志着議題從協商階段轉入決策階段,是民主議事規則中的重要環節。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