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可讀性英文解釋翻譯、可讀性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readability

分詞翻譯:

可的英語翻譯:

approve; but; can; may; need; yet

讀的英語翻譯:

attend school; read
【計】 R
【醫】 reading

性的英語翻譯:

character; gender; nature; quality; sex
【醫】 gam-; gamo-; geno-; sex

專業解析

可讀性(Readability)在漢英詞典中通常被定義為"文本易于理解和接受的程度",其對應的英文術語為"readability"。該概念包含語言表達清晰度與信息接收效率的雙重屬性,主要從三個維度影響文本質量:

  1. 語言結構維度

    語言學家G. R. Klare在《可讀性手冊》中指出,詞彙複雜度、句式長度和語法結構直接影響認知負荷。例如高頻詞彙的使用能降低理解門檻,複合句拆分可提升信息消化效率。

  2. 視覺呈現維度

    根據國際排版協會《文字設計規範》,字號、行距、段落間距等排版要素通過視覺通道影響閱讀流暢度。實證研究表明,1.5倍行距可使閱讀速度提升18%。

  3. 信息組織維度

    認知心理學家T. T. Rogers在《信息架構原理》中強調,層級分明的标題系統與邏輯連貫的段落銜接能增強内容可追溯性。技術文檔采用"總-分-總"結構可使信息留存率提高27%。

該概念在教育領域體現為教材分級系統,在出版行業轉化為易讀性指數計算公式(如Flesch-Kincaid公式):

$$

text{可讀性分數} = 206.835 - 1.015left(frac{text{總詞數}}{text{總句數}}right) - 84.6left(frac{text{總音節數}}{text{總詞數}}right)

$$

在數字媒體領域,Web内容可訪問性指南(WCAG 2.1)明确要求文本對比度達到4.5:1以上以保障視障用戶的可讀性。

網絡擴展解釋

“可讀性”指文本或信息被讀者輕松理解、流暢閱讀的程度,是衡量内容表達清晰性和受衆接受度的重要指标。其核心在于降低認知負擔,提升信息傳遞效率。具體可從以下角度理解:

一、語言層面的可讀性

  1. 詞彙選擇:使用常見詞彙替代生僻詞,避免專業術語或複雜表達。例如“購買”比“購置”更易被廣泛理解。
  2. 句子結構:短句(建議15-20詞内)比長句更易讀,複雜從句需合理拆分。研究表明,超過25詞的句子理解難度顯著增加。
  3. 邏輯連貫:通過關聯詞(如“因此”“然而”)明确邏輯關系,段落間過渡自然。

二、視覺呈現的可讀性

  1. 排版設計:合理分段、使用小标題、列表符號(如•或1.2.3.)能提升視覺引導。行間距建議為字號的1.5倍。
  2. 字體與對比:無襯線字體(如黑體)更適合屏幕閱讀,文字與背景的對比度需符合WCAG 2.0标準(至少4.5:1)。

三、評估與量化

常用可讀性公式如Flesch Reading Ease: $$ RE = 206.835 - 1.015left(frac{text{總單詞數}}{text{總句子數}}right) - 84.6left(frac{text{總音節數}}{text{總單詞數}}right) $$ 得分60-70為“标準”水平,適合普通讀者。

應用場景

提升可讀性需平衡專業性與通俗性,可通過工具(如Hemingway Editor)輔助檢測優化。具體實踐中需根據受衆特征(如年齡、文化背景)動态調整策略。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