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mmend
"表彰"是漢語中具有權威性和褒獎性質的複合動詞,由"表"(公開表明)和"彰"(顯揚功績)兩個語素構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定義為"對先進人物、模範事迹公開贊揚",對應英文翻譯為"commend"或"honor",強調通過正式程式對值得效仿的行為進行制度化認可。
在漢英對照語境中,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将"表彰"對應為"to formally praise someone or something",特别指出該詞多用于政府、機構等權威主體對模範行為的官方認可。其典型搭配包括"表彰決定"(commendation decision)、"表彰大會"(award ceremony)等正式場景用語。
根據中國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發布的《現代漢語規範詞典》釋義,該詞的語義特征包含三個核心要素:①行為主體的權威性(如政府、組織機構);②客體的示範價值(如突出貢獻、先進事迹);③程式的公開性(如頒獎儀式、官方文件)。在語用層面,該詞常與"授予""頒發"等儀式性動詞連用,形成"表彰+榮譽稱號/證書"的固定搭配結構。
從跨文化交際視角觀察,北京外國語大學漢英詞典編纂中心指出,相較于英語中"commend"更側重口頭表揚的用法,"表彰"在漢語語境中具有更強的制度性内涵,通常伴隨物質獎勵或職務晉升,如中國政府設立的"全國勞動模範表彰"制度,該制度自1950年實施以來已形成完整的評選标準和授獎體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官網,2023年度表彰工作實施細則)。
典型應用場景包括:企事業單位年度評優(如"優秀員工表彰大會")、政府功勳授予(如"抗疫先進個人表彰")、教育系統模範評選(如"師德标兵表彰決定")等。根據商務印書館《新華成語大詞典》記載,該詞最早可追溯至《後漢書·皇後紀》中"表彰淑德"的用法,現代漢語中延續了其莊重典雅的語體特征。
“表彰”是對個人或團體優秀表現的正式肯定與嘉獎,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表彰指通過公開方式對個人或團體的傑出貢獻、功績進行表揚并給予獎勵,強調正式性和權威性。例如,政府頒發榮譽稱號、企業授予獎狀均屬此類。其核心特點包括:
表彰形式多樣,包括頒發獎狀、榮譽稱號、獎金等,主要目的為:
對比項 | 表彰 | 表揚 |
---|---|---|
適用範圍 | 重大貢獻或成就 | 日常優秀表現 |
形式 | 正式儀式、文件 | 口頭或簡單書面 |
影響 | 長期、權威性認可 | 短期、即時鼓勵 |
()
該詞最早見于《後漢書》,如“表彰德信”,後延續至《晉書》等文獻,古代多用于嘉獎功勳,現代擴展至各領域。
常見于政府嘉獎、企業年度評優、學校榮譽授予等場合,如“抗疫先進個人表彰大會”。需注意,表彰需結合具體成就,避免濫用以保持其權威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表彰的具體案例或法律依據,可查閱網頁中的來源信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