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fast
defy; resist
【法】 resist; resisting
在漢英詞典釋義中,"抗拒的"作為形容詞對應英文"resistant"或"defiant",指對某種力量、要求或變化的抵制狀态。該詞包含三個語義層級:
物理層面的阻抗性(物理) 指物質對穿透或破壞的抵禦能力,如"防彈玻璃對子彈沖擊具有強抗拒性"。此含義對應英文"bullet-resistant materials"中的用法。
心理層面的抵觸(心理) 表示潛意識或意識層面的不接受态度,如"患者對治療方案表現抗拒心理",對應心理學中的"psychological reactance"概念。牛津詞典将其定義為"showing unwillingness to accept something"。
法律層面的違抗(法律) 特指對權威指令的抵制行為,如"抗拒執法"譯作"resisting law enforcement"。此語境下與"disobedient"存在程度差異,前者強調主動對抗,後者側重被動不服從。
該詞的動詞原型"抗拒"對應"resist",其形容詞形态需根據賓語性質選擇搭配介詞。在跨文化交際中需注意:中文"抗拒"常含負面評價,而英文"resistant"在科技語境呈中性,如"water-resistant watch"(防水手表)不含貶義。
“抗拒”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kàng jù,其核心含義是抵抗并拒絕,強調對壓力、命令或誘惑的堅定抵抗态度。以下是詳細解析:
如需進一步了解詞源或完整例句,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