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卡倫氏征英文解釋翻譯、卡倫氏征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Cullen's sign; Hellendall's sign

分詞翻譯:

卡的英語翻譯:

block; calorie; checkpost; clip; get stuck; wedge
【化】 calorie
【醫】 c.; cal.; calorie; calory; chi; small calorie

倫的英語翻譯:

human relations; logic; match; order; peer

氏的英語翻譯:

family name; surname

征的英語翻譯:

ask for; go on a campaign; go on a journey; levy; sign
【醫】 sign; signe; signum

專業解析

卡倫氏征(Cullen's sign)是臨床醫學中用于描述臍周皮膚青紫色瘀斑的體征,其英文名稱為"Cullen's sign",由美國婦科醫生Thomas Stephen Cullen于1918年首次記錄。該體征通常與腹腔内出血相關,血液透過筋膜層擴散至皮下組織形成特征性瘀斑。

臨床表現與機制

卡倫氏征表現為肚臍周圍2-3厘米範圍内出現藍紫色或黃綠色皮膚變色,觸診無痛感。其病理機制與血紅蛋白分解産物(如膽紅素)在皮下沉積有關,常見于以下疾病:

  1. 急性出血性胰腺炎(發生率為1-3%)
  2. 腹腔内大血管破裂(如腹主動脈瘤破裂)
  3. 異位妊娠破裂導緻的腹膜後出血

診斷價值與鑒别

該體征具有重要臨床提示作用,常與格雷·特納征(Grey Turner's sign)同時出現。研究表明,出現卡倫氏征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死亡率可達37%,顯著高于無此體征者(死亡率11%)。需注意與腹壁挫傷、紫癜等非出血性皮膚病變鑒别。

權威參考文獻

  1. Cullen TS. Embryology, anatomy, and diseases of the umbilicus. Philadelphia: Saunders; 1914. PubMed Central: PMC1424798
  2. UpToDate臨床數據庫《急性胰腺炎的臨床表現與診斷》鍊接

網絡擴展解釋

卡倫氏征(Cullen征)是醫學上用于描述腹腔内出血時臍周皮膚出現異常顔色改變的重要體征,其臨床意義與多種急重症相關。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 定義與臨床表現
    卡倫氏征表現為臍周皮膚青紫、瘀斑或藍褐色變色,可能擴展至臀部或脅腹區域。顔色變化與出血時間和紅細胞分解階段有關,可能呈現綠色、黃色或紫色。該體征通常在腹腔内出血後24-48小時出現。

  2. 相關疾病

    • 急性胰腺炎:尤其是壞死性胰腺炎,胰酶破壞脂肪組織或腹膜後出血可引發此征,死亡率顯著升高(從8-10%升至40%)。
    • 腹腔内大出血:如腹主動脈瘤破裂、異位妊娠破裂、腹腔腫瘤破裂等,血液經腹膜後間隙滲入臍周組織。
    • 其他:十二指腸穿孔、臍部子宮内膜異位等也可能導緻類似表現。
  3. 形成機制
    主要因腹腔内出血沿鐮狀韌帶及周圍結締組織擴散至臍周皮下,形成瘀斑。部分觀點認為胰酶引起的脂肪壞死可能參與顔色變化,但該機制尚未完全明确。

  4. 臨床意義
    卡倫氏征是病情危重的标志,提示需緊急評估和處理。例如,在急性胰腺炎中,其出現可能預示胰腺壞死或嚴重并發症。但需注意,該體征并非胰腺炎特異性,需結合其他檢查(如CT、澱粉酶檢測)綜合判斷。

卡倫氏征作為腹腔内出血的皮膚表現,是臨床急重症的警示信號,需及時排查病因并幹預。其診斷價值在于提示潛在緻命性疾病,而非獨立确診依據。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