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ithout preamble
come straight to the point
background; ground; land; soil; the earth
【計】 GND
【化】 earth
【醫】 geo-; loci; locus
"開門見山"是漢語中常用的四字成語,字面意為"打開門就看見山",比喻說話或寫文章直截了當、不拐彎抹角。該表述最早見于南宋詩論家嚴羽的《滄浪詩話·詩評》,文中評價李白詩歌"太白發句,謂之開門見山",強調其開篇即切入主題的創作風格。
從漢英詞典釋義角度,《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定義為"比喻說話或寫文章直截了當,一開始就進入正題",對應的英文翻譯多采用"come straight to the point"(劍橋詞典)或"state something without preamble"(柯林斯詞典)等表達。該成語適用于正式文書、演講開場等場景,如商務談判中"我們開門見山,直接讨論合作細節"的用法,既符合漢語表達習慣,也與英語"cut to the chase"的俗語形成跨文化對應。
在語言學層面,該成語通過空間意象"門"與"山"的并置,構建出"直呈目标"的隱喻認知框架。這種修辭手法與英語習語"hit the nail on the head"(一針見血)存在異曲同工之妙,均通過具象化比喻傳遞直截了當的核心語義。
“開門見山”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比喻說話或寫文章直截了當,一開始就切入主題,不繞彎子。例如:“他的演講總是開門見山,聽衆能迅速抓住重點。”
近義詞 | 反義詞 |
---|---|
直言不諱、單刀直入 | 拐彎抹角、旁敲側擊 |
一針見血、開宗明義 | 含糊其辭、閃爍其詞 |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的演變或具體文學用例,可參考漢典或唐代詩歌解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