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freight by weight
idea; plan; calculate; count; meter; stratagem
【醫】 meter
weight; heft
【化】 weight
【醫】 baro-; weight; wt.
【經】 weight
freight; freightage; transportation expenses
【化】 fare; freight
【經】 carriage; fare; freight; freight charges; freightage; portage
transport charges
計重量運費(Weight-Based Freight)指物流運輸中根據貨物實際重量計算運費的方式,屬于國際通用的運費計價原則之一。其核心邏輯是:貨物總運費 = 單位重量運費率 × 貨物總重量。該模式適用于密度較大或重量對運輸成本影響顯著的貨物(如金屬制品、機械設備等),與“計體積運費”(Volumetric Weight)形成互補。
計費基準明确
以毛重(Gross Weight)或實際過磅重量為計算依據,通常以公斤(kg)或噸(ton)為單位。例如:海運重貨(Heavy Cargo)按重量噸(Weight Ton)計費,空運則以實際重量與體積重量較高者為準。
行業適用性
英文術語對照
在貿易合同中常表述為:
權威詞典如《牛津英漢雙解物流詞典》 将其定義為:
"運費計算方式之一,以貨物物理重量為計費單位。"
比較維度 | 計重量運費 | 計體積運費 |
---|---|---|
適用貨物類型 | 高密度貨物(>1噸/立方米) | 低密度貨物(<1噸/立方米) |
計費參數 | 實際重量(kg) | 體積重量(長×寬×高/折算系數) |
成本主導因素 | 燃油消耗、載重限制 | 艙位空間利用率 |
國際運輸協會(ICAO/IATA)規定:當貨物密度大于166.67 kg/m³時,按實際重量計費更具經濟性;反之則采用體積重量。這一阈值在《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Incoterms® 2020)中亦被廣泛引用。
注:實際計費需結合承運商條款,部分場景采用重量-體積混合計費(W/M規則),以兩者中較高值為準。
計重量運費是指物流運輸中,根據貨物的實際重量或體積重量(取其較高者)計算運費的方式。以下是詳細解釋:
實際重量
即貨物的真實重量,包括貨物本身、包裝材料和附屬品的總重量,通常以公斤(kg)或磅(lb)為單位測量。例如,快遞公司會直接稱重貨物作為計費依據。
體積重量
當貨物體積較大但實際重量較輕時,物流企業會通過體積換算公式計算“體積重量”,公式為:
$$
text{體積重量} = frac{text{長} times text{寬} times text{高}}{text{換算系數}}
$$
不同運輸方式的換算系數不同:
對比選擇
計費重量取實際重量與體積重量中的較高值。例如,若貨物實際重量10 kg,體積重量15 kg,則按15 kg計費()。
運輸方式差異
通過以上規則,物流企業能平衡重量與空間占用成本,用戶可根據貨物特性選擇更經濟的運輸方式。如需完整信息,可參考相關運輸公司或平台的具體政策。
【别人正在浏覽】